王真真的新書全稿完成了,在全文的最後,她慎重地附上了如下的後記。
這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書。確切地說,這不是一本小說,更像是以小說形式去講道理的議論文。
我曾經不幸信用破產,即使是現在,恐怕也應該被歸類為隱形貧困人口,經曆過種種好的和不好的切身體會之後,我將這本書的書名定為《隱形貧困的我》。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聽到很多評論,質問我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博主那樣, 告訴大家人應該隨心所欲地生活,生命有限,去掉前邊二十年自己不能做主的學生時代,再去掉後邊二十年可能身體不那麼有活力的老年生活,掐頭去尾也就隻有青年到中年二三十年的黃金時間,想要任性生活有錯嗎?滿足自己有錯嗎?人生在世不就是為了能盡可能地感受和享受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快樂嗎?
對於這樣的評價,我個人並不讚同。的確,人生苦短,我們盡可能地享受生活本身是沒錯的。可我還是無法像其他博主那樣,鼓勵大家率性而活。
有人可能會說,喜歡就大膽地去愛呀,經曆一百段愛情,隻要沒結婚就有權利接著浪。可這人不會告訴你,愛情也像錢一樣,是有限的,是會消耗光的,這並不是無窮無盡的能源,有可能還沒經曆到一百個愛情故事的時候,就已經愛無能了,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從此覺得人生無趣無聊無望。
有人可能會說,看不慣老板,受不了上司,想去旅行,你年紀輕輕隨時找得到工作,不用怕,隨性生活才是年輕人的態度,你可以裸辭。是的,你是年輕, 可對方沒有沒告訴你,看不慣這個老板,也可能看不慣下一個老板,那麼你每次看不慣都繼續裸辭?你想旅行,可你並沒有財務自由,在消耗完了存款之後如果還沒找到靠譜的工作,你怎麼生活?告訴你這個道理的人,會管你的衣食住行嗎?會幫你安排工作嗎?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個點子太棒了,應該自己出去創業親手讓夢想成真,一定能拿到風投,一定能名利雙收,放心大膽地去做吧,不然以後老了一定會後悔的。是的,你有點子,但說這種話的人未必了解你的真實情況,你是否適合創業, 是否有創業的物質基礎,是否能承擔一旦創業失敗帶來的一係列後果,以及這個打擊帶來的物質和精神多方麵的摧殘?
有人可能會說,你炒股吧,買基金吧,最近都快漲瘋了,行情好得不得了, 我還有個內部消息的股票,來來來,分享給你。你真的去買了,可萬一沒踩準點, 行情又瞬息萬變,你賠了,算誰的?人家告訴你消息,你還欠人家人情,回頭都沒處說理去,說到底也是你自願下單的,沒人逼著你輸入密碼。
在我個人信用破產之前,曾經很喜歡那些鼓勵想買就買想浪就浪的調調,這些調調都有一個共同點:爽!光是聽著就爽,真的做了就會更爽,很遺憾地說我也真的這樣去做了,所以我成了月光族,每個月工資發到手沒幾天,就有至少一大半的錢都用來還債,然後再借然後再還,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我個人信用破產之後,有過一段非常難熬的階段,幸好此前我沒有為了爽而頭腦發熱地裸辭,這段時間內我還能保留一份賴以生存的工作,小心翼翼地住在公司的雜物間裏,為了不被同事們發現,每天在大家麵前演戲;因為無法支付租房押金我被中介公司從住了半年的公寓裏趕了出來,精心挑選買來的寶貝們隻能寄放在朋友的地下室裏;為了省錢我還偷吃過公司茶水間的點心,甚至偷著帶了回去 這一切的一切,真的很不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