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人參補氣最好用(1 / 2)

人參的功效: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之效。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陰痿,消渴,小兒慢驚,久虛不複,婦女崩漏,氣血津液不足。

人參須的功效:有益氣,生津,止渴之效。治咳嗽吐血,胃虛,口渴,嘔逆。

這是人參須和人參的主要功效.可見人參的功效較為多!但是,人參皂苷在參須中卻比在人參中多了3倍。這樣子真的很矛盾!到底是哪個比較好呢?

事實上,人參皂苷非人參的主要功效!那是現代人研究的結果!人參中還有至少人參皂苷Rh2、人參皂苷Rg3、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人參二醇、人參三醇等,傳統中醫的記載並沒有這些東西的。

“人參須和人參的功效比較”是把中藥當作西藥來看的作法,若是光講人參皂苷,就必不要拿中醫典籍上的講法來談,沒有任何的典籍談到人參皂苷,這些典籍上的記載也非人參皂苷的作用,而是使用人參及參鬚後的作用。

若光要使用人參皂苷你可以用參鬚,但用了參鬚的作用就得照古書上寫的功能來看,而非人參皂苷。就像鹽巴從海水裡麵抽提出來般,海水還有其他的成分可以產生作用,不是NaCl的作用而已,NaCl的作用不能拿來代表海水的作用。

冬季進補養生,人參當道。人參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複脈固脫、益智安神、延緩衰老等功效。但不同的人參,在性質和作用方麵也有差異和不同的適應症,吃對了才養生。

野山參陰陽俱補,功效最佳;紅參偏溫,白參或糖參平和,而西洋參偏涼。高麗參、吉林紅參與日本紅參一般適用於年高體虛、陽氣不足的老年人,平時有麵色蒼白,四肢不溫,腰膝酸軟,動則喘氣等症狀,對術後或婦女崩漏、產後失血過多者也適用。糖參、白參適宜於氣虛乏力、聲短懶言,動則汗出的病人或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差者。西洋參適應於咽幹口燥、熱病傷陰、暑熱耗傷氣陰的人群,多於夏天服用。各種參須功似同類而力薄。

很多人以為人參就是單一的燉吃,其實不然,在此介紹六種方法以供選用。

細嚼噙化:

每次用人參片1~2片,放入口中慢慢嚼爛噙化。

煎湯飲用:

將人參切成藥片,洗淨放入砂罐中,加入清水(以高出參片2厘米為準)浸泡0.5~1小時,加蓋用小火煎1~1.5小時,即可取汁飲用。

隔水燉服:

將參片5~8片放入小碗,加適量清水,放入加有冷水的鍋中隔水蒸0.5~1小時,可加適量蜂蜜連湯帶渣服用。

泡茶飲服:

取人參片5~8片,置於杯中,衝入沸水,加蓋5~10分鍾,即可代茶飲服。可以連泡多次,待湯味變淺,可連湯帶渣一同服食。

浸酒飲服:

取整枝人參10~2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每天將容器振搖一次,兩周後即可服用。每次10毫升左右。

研末衝服:

將人參研成粉末,裝入膠囊服用,每次1.5~2克,或用開水送服。

值得提醒的是,在服用人參的同時,不要吃蘿卜、綠豆、或飲茶,以免影響補力。如發生感冒發熱等疾病,或者因服用不當產生腹脹、食欲不好等副作用時,應暫停服用,也可燉服蘿卜、綠豆減輕症狀。

人參怎麼吃最好,人參作為一種珍貴的中藥材,自古以來被國人譽為進補佳品,被人們廣大應用。但是怎麼吃人參最好呢?很多人對人參進補存在著錯誤的認為,下麵就請中醫專家詳細介紹一下:

誤區一:喝人參燉雞湯是最好的滋補方法

很多年以來,中國民間流行一種滋補方法,那就是入冬時用人參燉雞湯喝,人們常常認為這是滋補最佳的方法。最近幾年專家研究發現,胃酸過多者、膽道疾病者、腎功能不全者、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這幾種人不宜喝雞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