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晚,草蟲低鳴,天氣悶熱,沒有一絲涼爽。這樣的天氣,就算是坐著不動也要出一身燥汗。曉香照例把隨身的侍女們趕走,獨自坐在房裏,抄寫當日的功課。
這裏使用的筆,和地球遠古時期亞洲地區文明用的毛筆大同小異,不過,這裏的筆是短短的硬毛筆,像把小刷子一樣,也不知道是用什麼動物的毛做的。
曉香捏著纖細的筆杆,費勁的控製著下筆的力道,一筆一劃的照著童姑姑給的字貼抄寫,真真是揮汗如雨。好不容易抄完了一篇兒童啟蒙的百字詩,曉香直起腰來,看著紙上大小不一,東倒西歪的字,自嘲的笑笑,誇了自己一句:“進步很大,不錯,不錯。”丟下筆,用袖子抹了抹臉上的汗珠子,決定出去走走。
元家大宅坐落在風景秀美的鳳林鎮。鎮裏,小橋流水,綠樹濃蔭;鎮外,萬畝花田,姹紫嫣紅,人間仙境一般。
朱家在這附近沒有產業,為了迎親大禮,在鳳林鎮五裏之外的橋隱鎮包下一間客棧,安頓了送親的一行人。
客棧名叫“白鶴”,據說客棧的第一代主人,是位風雅名士,告老歸隱之後,開了這家白鶴客棧,說是一家客棧,門臉看著也挺普通,可那後院,造得像座小型皇家園林似的,假山、瀑布、流水、荷塘、鶴園、涼亭、竹橋、茅屋……那是一樣不少。小巧的精舍灑落在林間花叢草坪上,用樹牆竹籬隔成一個一個的小院落。
剛搬進來的時候,曉香睜圓了眼睛,一邊驚歎一邊欣賞,如此美麗的園林,就像是精雕細琢的畫中仙境,無一不精巧,無一不至美。山與水的相映,花與樹的融合,顏色繽紛,獨具匠心。
隨行的丫頭、老婆子都一臉的淡然,讓曉香覺得有點丟臉,這樣大驚小怪顯得自己似乎太沒見過世麵了。朱夫人一早就安排好了,讓她住在荷塘邊的芙蓉院,朱夫人自己住在旁邊的彩菱院,隨行的丫頭婆子奶娘,有些身份地位的都住了獨立的院子,其他沒有份位的粗使下人全都住在前麵招待普通人的前門樓。
曉香走出屋子,沒聽見那四個貼身丫環吱吱喳喳的說話聲,知道她們躲出院子外了,八成又聚在荷塘上的涼亭裏,那裏是最涼快的地方。
她舉步走出院門,想了想,向童姑姑住的稻香院走去。一路上童姑姑對她的教導頗為嚴厲,總是冷著一張臉,曉香卻半分也不悚她,特別喜歡跑去找她聊天,聽她講學。那四個陪嫁丫頭背地裏說她是個怪人,喜歡和童姑姑這樣的人親近,八成腦子裏有病之類的話。
她無奈的笑笑。誰會明白一個悄悄潛入人群的異族,急切的想要融入周圍環境的心病?童姑姑豐富的學識和嚴厲的教導,正是她現在最需要的。
剛走近稻香院的院門,就聽見童姑姑帶著金石之聲的嗓音,正對誰說著話:“……你們那些小心思,也要看看是不是用對了地方。雖然姑娘是個好脾氣的人,你們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幾分幾兩。她還沒進那個門,你們就急著瓜分姑爺了?沒臉沒皮的小浪蹄子,平日裏我白教了你們幾個,等明日我回明了夫人,另選四個陪嫁丫頭,省得將來你們亂嚼舌頭,在元家人麵前丟了朱家的體麵。”
隱隱約約的傳來幾個女子的抽泣之聲,一個女子哭著說道:“姑姑饒了我們,我們知道錯了,再不會說那樣的糊話了。請姑姑看在我們第一次犯錯的份兒上,別跟夫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