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發兵圍攻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領兵十三萬來援,進師鬆山。皇太極聞知,親率大軍陳師於鬆山、杏山之間,意圖切斷明軍糧道。
阿布泰貝勒和博格貝勒各率正白旗和鑲藍旗進行此次伏擊,這二人一起作戰多次,頗有默契,總是能大獲全勝,是皇太極非常倚重的大將。眼見著明軍先頭部隊進入了清軍的包圍圈,阿爾泰和博格對望了一眼,多年的征戰經驗告訴他們,現在還不是出戰的最佳時機,眾將士都屏氣凝神,隻等貝勒爺一聲令下便衝下山去殺他個片甲不留.終於明軍的先頭部隊過了埋伏圈,阿布泰給博格使了個眼神,博格心神領會,振臂一呼:“殺啊!”頓時巨石與滾木紛紛匝下,飛箭如雨,明軍突遭襲擊,陣腳大亂,你踩我踏落慌而逃。清軍趁勢掩殺,前堵後追,明軍死傷不計其數,阿布泰殺的性起,帶了幾十名親兵追敵而去,博格見狀忙喊道:“阿布泰快回來,窮寇莫追,危險!”可在一片撕殺聲,呐喊聲中阿布泰哪裏還聽得見博格的警告,刹時已不見蹤影。博格正欲追去,但見皇上貼身侍衛舒穆祿匆匆趕來:“貝勒爺,皇上在山前遭到明軍圍困,情況危機,請貝勒爺速去護駕。”博格四下一望,見嶽海副都統就在附近,連忙下令:“嶽海,你快帶一隊人馬速去將阿布泰貝勒追回,不得有誤,快!”嶽海領命飛身上馬,疾馳而去。博格則率餘眾隨舒穆祿前去護駕。
此役大戰了一天一夜,明軍死傷慘重,土崩瓦解,總督洪承疇等亦被圍於鬆山,於次年被俘,歸降於清朝。錦州守將祖大壽聞之率眾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使明朝完全喪失再戰的能力。山海關外,僅存寧遠一座孤城。
隻是阿布泰再也沒有回來,嶽海隻帶回了一具滿是傷痕的遺體。博格抱著阿布泰泣不成聲,阿布泰是他的結義兄第,是與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多少次在戰場上救他與危難之中,而這一次他卻沒能救得了他,博格的悲痛與自責真的是難以言喻,這讓他回去以後要怎樣向老福晉交代,怎樣麵對阿布泰福晉呢?
皇太極念博格作戰有績,護駕有功,特封博格為榮安郡王,與嶽海副都統先護送阿布泰貝勒的遺體回沈陽。
博格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阿布泰福晉惠敏帶著十三歲的德煊,十一歲的德礽,還有八歲的珞琳,渾身縞素迎到郊外。而阿布泰的母親老福晉早已病倒在床,老來喪子自是十分哀痛,更何況阿布泰是他唯一的兒子。冷冷的秋風中眾人哭的十分悲切,尤其是德礽和珞琳哭的更是讓人肝腸寸短,博格帶著無比的內疚與自責親自抬著棺木來到惠敏福晉麵前。
自從知道阿布泰陣亡,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深切的悲痛已經讓她流不出眼淚,哭不出聲,她甚至拒絕相信這個消息,阿布泰沒有死,他還會英姿勃勃的從戰場上回來的,他說過他是一位常勝將軍,他是一名福將,福將又怎麼會死呢?他還會象以前一樣回來後給她最熱烈的擁抱,還會在清晨手把手的教孩子練騎射,他說過要把德煊、德礽培養成大清國的巴圖魯,還會把小小的珞琳舉的好高好高,讓她叫聲“阿瑪最棒!阿瑪最棒!”可如今他的棺木就放在她的麵前,她的阿布泰就躺在裏麵,永遠也不會再叫她“敏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