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廟堂之上戰群臣,國丈府中空虛驚(1 / 2)

翌日清晨公子早早呼喚仆從收拾行裝,但卻不告訴回程時間;又派一輕騎速回齊地聯絡舅父。

午時淮南王宮請公子進宮,楊易山老丈聽聞後說道:“老夫雖未山野之人不問廟堂之事,但近日來也思念乾兒(淮南王太子)和清璿(王後)今日一並進宮探望探望”前來宣旨的小太監哪敢說不,連忙道:“國丈大人請”別人進宮都是錦帽貂裘一身華服卻見老丈仍是麻衣素袍,三公子不禁見怪卻也隻以為老丈托大而已。

乘車來到淮南王宮又曲曲折折穿越層層護衛花了兩柱香時間終於來到保和宮,隻見淮南王居上而坐群臣席地而坐鍾鼎酒食剛剛撤去的樣子。

楊易山居立大殿環視群臣既不上拜也不言語,公子行禮道:“齊安樂侯拜見淮南王”

淮南王沉聲道:“公子言過了,齊王柳慕昨日淩晨暴斃,淩霄候柳濤掌控齊國;太子柳蕭被俘,怕也凶多吉少;二公子引兵馳援被冠以叛亂,當場身亡。這時今日醜時(淩晨兩點)飛鴿傳書來的消息。聽說昨日三公子遇刺,看來柳濤要斬草除根”

聽到此處隻見柳茗嚎啕大哭道:“父王啊……大哥二哥您怎舍得舍我而去啊……齊國的重擔你們交給誰啊……”隻聽廟堂之上傳來嚎啕哭泣和哽咽之聲,不多時隻見齊公子竟然哭死過去。淮南王連忙讓小太監把其扶到一側休息,不一會兒轉醒仍是哭哭啼啼活像一小孩,群臣一時不免低聲議論嘲笑。

“肅靜,肅靜”聽到淮南王發話眾臣安靜下來,淮南王又到“公子有何打算?”

“請淮南王助我,柳濤暴戾。我父王在位之時兩國雖有小戰但多為邊境將士衝突,如今柳濤掌控齊國恐淮南難以安生此為其一;我為齊地明正之主占據道義,淮南王助我是仁義之師此為其二;其三我封地兗郡處於齊、淮南交界之地,以此雄兵要低北上大事可乘”

隻聽文臣之首左丞相到:“公子之論雖秒但如今天下紛爭之世齊、淮南一旦用兵必將戰亂紛爭國力消耗甚巨,恐黃雀捕蟬螳螂在後萬一楚、閩粵發難我淮南以何兵拒敵!”

“楚兵雖未大國卻非強國,其水軍為天下之冠若論步兵卻非淮南之敵”淮南王聽此言不覺心中竊喜又聽“閩粵之地誠王周思良雖為王但其下州郡藩鎮割據政令不一不足為患”。

“敢問公子如何取齊王之位?”

“待淮南王借我精兵六萬合我封地兗郡兩萬之兵,趁叛徒柳濤根基未穩齊郡觀望之時直取臨淄則大勢定矣!”

“公子此言謬矣,莫說淮南精兵共計二十餘萬借不出六萬精兵!就是借出六萬精兵天下亂世公子以為齊地諸郡在意公子一末世公子嗎?”

“借六萬精兵取臨淄即還,以區區六萬精兵防範齊國與淮南邊境淮南實在穩賺”

“若公子取齊又以何禮待我邦?”

“若我為齊王,齊國與淮南必定永修同盟世代友好”

“僅僅使這樣恐怕不夠,莫說天下戰背信棄義者比比皆是。公子此約也太無誠意!”

“那依你之見又該當如何?”

“首先,公子若為齊主獻地三百裏;其次,若兩國交兵,首戰齊軍退後三十裏;最後,公子尊稱我淮南王為義父”。

“前麵兩條可以依你不過最後一條素我難以從命。我父王剛剛殯天,如何讓我認作他人為父!”

“好!就依公子所言,不過寡人隻借兵兩萬萬公子可有異議”

“四萬!齊地雖連年用兵與趙但四萬兵甲卻難成事”

“寡人再讓一步!三萬!最多三萬!”

“就依淮南王所言,三萬兵甲和糧草供應!”

“寡人沒提糧草供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