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藏書閣借來幾本相中的書後,在山上又過了一夜就匆匆的下山去和在山下商鋪裏麵的家人道別。

令李威驚喜的是,自己的兩個哥哥竟然都沒有去另尋工作,而是在這個小店裏麵給父母打下手。李威明白,這很明顯是兩位兄長是知道自己的選擇,而決定先留在家裏麵,耐心的等待著自己的歸來,再和自己一起謀劃下麵的打算。

李威很明白自己的兩個哥哥的本事,他們兩個留下來並不是因為他們各自能力不足而依靠自己來發達,反而是因為李成和李戚都很明白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留下來兄弟三人一起拚搏才是現在最好的選擇。

當熱,這也是這三個李氏兄弟們心中都有著和鴻鵠一般的誌向,才會做下如此的決定,畢竟思想決定行動。

家人闊別月餘,再次相逢後的那些關心閑聊這裏便不再多表,這裏就是要說下吳忠生給李威的商幫的選擇。

的確如李威的猜測,青霞觀能維持這麼大的場麵,光道觀裏麵千餘人的衣食住行,以及道觀裏麵各種物樣的維護和添置都是不小的開銷,光靠著青霞觀周邊的地產的征租,佃戶的供糧是遠遠的不夠的,所以明裏暗裏的收入就是被拿來貼補來的。吳忠生果然是老成持重,並沒有因為這是因為自己的得意弟子的兒子而多透露些什麼,就僅僅的給了李威三條選擇。

一是,跟著在央陵的糧商在央國收購糧食,向北走通過上元山口越過依托地利修建的拒奴城牆(相當於長城)後,通過西麵大戈壁和東麵打泥沼之間的山北走廊後,進入赤國的直隸省後將糧食裝上火車送到赤國首都赤鐸,後收購當地皮毛山貨等特產後向西越過一段戈壁後到達赤國西貢省首府多納和這裏的玄國的商人進行交易,將貨物全部銷完後順著上元江到達天柱山,在經由下沛河到達尚國的賓來省,訂購大量的工業產品走海運最後在吉港接貨,完成整個商路。萬餘裏的行程,籠統的算來也需要兩三月的時間才能走完,沒治商隊一年走兩次,兩次之間間隔一季度。這種商隊有多少支,李威不知道,吳忠生隻說了六月初有要出發的。李威當時聽的時候沒有發表任何看法,臉色表情肢體,沒有任何動靜,隻是靜靜的聽著,但是心裏麵卻是在不停的思考著,這個商路,不是他想要的,首先是這個商路周期太長,光是走完就要兩三個月,雖然俗話說萬卷書不如萬裏路,但是這期間遠離逐鹿原,也和各個風雲之地相距甚遠,僅僅經過的賓來也是堪堪停留幾天,本是伺機而動的李威是相不中這條在吳忠生口中利潤最大的商路的。

二是,這三條商路裏麵最短,利潤最小的一條,那就是利用赤國驥尅港,將赤國豐富的林木資源繞過大泥沼,運送到央國的吉港,借著央國發達的水係銷售到世界各地。因為這種貿易已經不知道進行了多少年,裏麵又不知道存在著多少利益鏈條和那繁複的人際脈絡。就是青霞觀也是借著在周邊的影響力個暗裏的操作才在這巨大的木材市場裏麵啃下了一個富商巨賈都不會注意的一丁點,但是這個買賣都是在繁華之地,消息十分靈通,並且各方勢力混雜,最適合渾水摸魚。

最後就是到玄國的落日山脈西邊的狹長的夕陽平原上做軍馬牛羊生意,雖然這裏隻是神州一隅,但因為軍馬是各國必備的軍需物資,而能在緊急時候提供大量軍馬的地方非夕陽平原莫屬了。雖然赤國也產馬,但是那裏因為海拔較高,土地相對貧瘠,所以那裏的馬匹是耐力好不嬌氣,是各種走長途的商幫、馬幫、馬車夫的最愛,而軍隊裏麵的要求衝擊力,負載力和高度是赤國馬所不具備的。而落日平原,因為落日山脈將西麵濕潤的海風阻擋在山西麵,所以這裏水草豐茂,最適合牛馬等牲畜的生養。因故,隻要在這裏麵看住了軍馬的交易量和稍微詳細一點的交易動向,那分析的好了猜出個幾分來還是可以的。

本來李威是看中的最後一個商路,正如上文所書一樣,那也正是李威的考量,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兩位哥哥都在,實在是讓自己高興不已,因為李威知道,他的兩位哥哥李成李戚,閱曆能力都是有的,同時最關鍵的是自己的至親,是自己絕對信得過的,最後這兩位哥哥現在還留在這裏等自己的消息,很明顯是因為他們都認同了自己,認同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