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1 / 2)

這裏沒有風,也沒有雨。永恒的太陽也溫和了起來,艦隊漸行漸遠了。艦隊沒出太陽係,24小時都是陽光普照,沒有白天黑夜之分。不過艦隊也有自己的時間規定,按24小時作息表安排人員工作休息,幾天下來,眾人的生物鍾都調了過來。下午蔣鋒在綠色艦忙到很晚才走成。張斌下午被五號叫去為哈雷彗星任務檢查機械去了,他的種植任務就都留給了蔣鋒。五號,六號負責希望艦隊的機械維護和安全,忙不過來時,就會有償調動機械專業的人員去幫忙。希望號母艦的日常維護和安全是有一號到六十號來做的,其中,一號,二號負責母艦的動力正常運轉和安全,3.4號負責可循環係統的運轉和安全,5.6號為艦隊機械維護和安全,7號為綠色生態艦的生產和安全,8號為艦隊網絡的組建和安全,9號為機甲維護和安全,10號為母艦的持續維護員。11號到20號為外勤人員,主要維護外勤人員的安全。21號到60號為母艦工作人員,主要保障母艦的日常運轉和協助1到10號的工作。60號到140號為各國的工作人員,主要是外勤。

希望號的飯菜真難吃,人體需要的各種物質按比例合在一起,就是一餐飯。要是稍微吃得慢點,鐵鏽味,苦味,腥味就鋪滿了整個嘴巴。蔣鋒咽下了食物,到達訓練艦的時候,哈雷任務的人員基本都到齊了。雖然這次任務危險性,難度都不高,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天體,眾人之間的了解也不夠。任務前的訓練和融合時間相反安排得更多。

任務領隊的是兩個女孩11號和12號,11號金發藍眼,站起來比蔣鋒都高了一個頭:“人都到齊了,講一下。這次任務由我和12號帶隊,成員共有15人,按編號順序為來自中國的64號通信專家蔣寶石,64號醫生陳瑤,79號蔣鋒,來自日本的83號通信專家池田野,90號安全人員井下仁,91號機甲專家鬆下橫二,來自美國的.......。下麵我說下希望號任務條例。第一:參加任務的人員要團結,互助。任何人不得因為任何理由破壞任務,傷害他人。第二,在任務中的發現的任何物品,都必須先上交到希望號,多餘的才能自己保存。第三,服從命令。

11號講完話,便是分機甲,和機甲訓練。雖然在登希望號之前,大家都進行了半年的訓練,機甲也都很熟悉了。但希望號的機甲是可以根據任務的需要,環境組裝的。每次任務,機甲都會不同,適應性訓練也就必不可少。

蔣鋒來到兩個組裝機甲的機器人麵前,一道綠光掃過,一個女聲道:“79號蔣鋒,身體虛胖,亞健康。建議選擇自主性甲等的機甲,你看怎麼樣?”

機甲的自主性分為甲,乙,丙三等。自主性越高,在任務時遇到危險,機甲的自己反擊,逃跑性就越高。比如說遇到了危險,甲等的機甲就會自己開始逃生功能,乙等機甲會配合操作人逃生,丙等機甲完全沒有自主性,靠操作人的操作逃生。三種機甲沒有誰優誰劣之分。甲等的機甲雖然安全性更高,但也有可能和操作人鬧矛盾,完成不了任務。比如說操作人像去熔池裏取東西,機甲就可能把熔池當成危險威脅,不會前進一步。丙等的機甲雖然失去了自主性,但他完全服從操作人的意誌,對於有著敏捷身手,反應快捷的安全人員來說,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大部分人科學工作者選擇了乙等機甲,安全人員選擇了丙等。蔣鋒聽從了機器人的安排,選擇了甲等機甲。

“營養液中熱量是放高等,還是中等,或者低等?”

哈雷彗星任務安裝信號中轉器,雷達望遠鏡,過小行星帶,前後要10多天,蔣鋒還是第一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天體,心裏很是好奇,到處跑跑,看看是免不了的,便選了高等熱量營養液。

在於機器人的一問一答中,蔣鋒又添了一個外置工具包和內置工具包。外置工具包裏放了幾個袋子,計劃以後放生活垃圾和找到的天體事物。內置工具包蔣鋒計劃放上幾斤牛肉,羊肉。

不要看身邊的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平時人五人六的,好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再遇到和自己同一個級別的人時,這些人一下子就把麵具摘了,天天都有來打秋風的,順手牽羊的。幾天下來,帶上來的食物就少了一小半,這次任務後,估計自己不在家,這些人會更加無法無天了,等自己回來怕是骨頭都不會給自己留下,還是帶一小半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