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童年(1 / 2)

當大佬爺第一次見到龍行雨時,那時的龍行雨才一歲,而大佬爺卻根本算不出他的命運。真是奇怪,雖然說自己的八字不精,但相術一說,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沒想到相麵也相不出龍行雨的前途,真是有傷自尊。自那時起,大佬爺對龍行雨留心了,因此,現在才會毫不猶豫地收養他。

白羊村並不大,大概隻有一百多戶人家,在龍首山下的一個小緩坡上,坡下,則是那彎彎曲曲的辰江。由於是緩坡,因此,村子的形狀可以說是一彎新月,隻不過扭扭曲曲的,並不規則。由於人少,因為顯得地麵的空闊,一百多座吊腳樓,稀稀拉拉的,圍繞那辰江拖出個月牙形。村子的形狀與吊腳樓的形狀相互映配,看起來似乎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龍行雨的父母死後,他們家的房子就被他的伯父占了,而他,就跟著大佬爺住。隻不過,他的伯父每次見了他,都有點不好意思,畢竟,占了兄弟的房子卻不撫養兄弟的子女,似乎再怎麼也說不過去。可能是為了彌補自己心中的愧疚,隔三差五的他就給大佬爺送點東西,譬喻米,糍粑,雞鴨野兔之類的。

龍首山的半山腰,就住著許多苗族人。身處山下的白羊村,則是漢族文化與苗族文化交融之處,生在這裏的孩子,不但知道許多漢人的風俗,也知道許多苗人的風俗。

盡管失去了父母,年少的龍行雨,並不覺得悲傷,也不覺得泣苦,他總是笑哈哈的,看起來似乎與其他的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何況,山村裏的孩子,基本是放羊式教育,即大人不管孩子。大佬爺忙得很,很少有空管龍行雨。隻不過,每到清明的時候,他就會變得特別的安靜,靜靜地坐在父母的墳前,什麼事也不做,一坐就是一整天,天黑的時候,就自己回家了。

與其他的小孩子比起來,龍行雨似乎有點貪吃,經常上山采摘些野果,如果想吃葷,就提著小木捅去河邊揀螃蟹。這裏的山水,並沒有受汙染,翻開石頭,青殼的螃蟹揮動著爪牙狼狽逃竄。隻要一小會工夫,小木桶就裝滿了。如果不想吃螃蟹,也可以去小河裏摸魚,去池塘裏摸田螺……

龍行雨的童年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山村的孩子們,並沒有歧視,而是和和融融的和他交往遊戲。到了上學的時候,他就跨進了學校的大門。

或許,從這時起,龍行雨就表現出與眾人的不同。他的記憶力非常的好,但是,僅僅限於文科,至於數學之類的,往往是一塌糊塗。而對於美術音樂等藝術類的,他非常的有天賦。可惜,中國的教育往往是培養全麵發展的庸才的,至於天才,他們的光芒剛一顯露,就已經被扼殺了。

就這樣,他搖搖擺擺地跨進了初中。而大佬爺,他終於發現了龍行雨的奇異功能,事情得從三年前的夏天開始說起。

那天,還是孩童的龍行雨無意中拿起了羅盤,看風水專用的羅盤。

奇跡的一幕突然發生了。龍行雨的左眼突然迸發出強烈的金光,繼而流轉全身,映照得人睜不開眼睛,而他那稚嫩的聲音穩穩地響起:“龍首山,九龍抬頭,十蛟伏尾,乃是九五之地,可惜煞氣太重,常人命薄,根本享受不起…….”

聲音,化無形為有質,一圈一圈的,如金色的波浪一般環繞著龍行雨。

一刹那,大佬爺真切地感覺到,站在他麵前,不是人,而是神。那種感覺很奇怪,但又很真實,如天崩地裂那樣轟轟然不可遏止。

當銅盤離開龍行雨的手後,漫天的金光全部消失了,一切又變得和平常一樣,讓大佬爺以為剛才那一切,隻是自己的幻覺。

他的身上,也很奇怪,背上天生紋有一個奇怪的胎記。

這個胎記是金色的,看起來像一隻動物,鳳頭,龜身,下有七爪,尾巴似蠍子。

很古怪的形狀,大佬爺從沒有見過,如果是一條金龍,倒也可認為是神龍轉世,但它烏七八糟的,什麼都不像,可把大佬爺給弄糊塗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他這個養子,必不是普通人。

由於看不透龍行雨的未來,大佬爺不敢把自己一身所學傳給他。但他發現,他這樣做是徒勞的,龍行雨似乎不要學習,他天生就有這樣的能力。但要想引發他的能力,就必須借於一定的器物。如要他看風水,必須讓他手托羅盤。如果把他的羅盤拿走,他就一無所知了。如果要他治病,隻要把銀針放在他的手上就可以了,不用人教,沒有為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