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尉洪信(1 / 2)

但見:

黃金殿上現金輿,白玉階前停寶輦。

隱隱淨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

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隻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天子聽奏,龍體不安。曰:“百姓受苦,非朕之福也。朕當禱告上天,降福人間,並令京中各宮院修設好事禳災。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又有一大臣越班出來,天子看時,乃是副相參知政事範仲淹。拜罷起居,範仲俺奏曰:“陛下愛民如子,天下之幸。以臣愚意,要禳此災,可宣龍虎山嗣漢天師星夜臨朝,輔佐陛下,就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奏聞上帝,定可禳除瘟疫。”

天子點頭稱是:“張天師修真味道,傳經授篆,治病禦災,救民於水火,朕心可安。隻是天師逍遙界外,須派一重臣替朕詔請,那位大臣當此重任?”

參知政事文彥博出班奏曰:“臣認為殿前太尉洪信必不虛此行。”

洪信太尉聞言隻好應聲而出:“臣願恭請張天師來京禳災。”

天子龍顏大悅:“天災雖降,有眾位愛卿社稷之臣安邦定國,何患之有?”

急令翰林學士草詔一道,天子禦筆親書,並降禦香一柱,欽差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金殿上焚起禦香,親將丹詔付與洪大尉,即命登程前去。

且說洪信領了聖敕,辭別天子,背了詔書,盛了禦香,帶了數十人,上了鋪馬,一行部從,離了東京,上了路途,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廓迎接,隨即差人報知龍虎山上清宮住持道眾,準備接詔。

次日,眾位官員陪同洪太尉到了龍虎山上。

話說龍虎山原名雲錦山,此山群峰綿延數十裏,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乃是道教祖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家第一仙境。

這日上清宮住持真人率領十大道宮,八十一道觀,三十六道院道長排列成行,眾道人鳴鍾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都出山門迎接。

洪太尉等眾官員直至上清宮前下馬,住持道眾與洪太尉等眾官見過禮,領著那洪太尉人等步入天師府上清宮。太尉看那官殿時,心下暗暗讚歎。

但見:

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

早來門外祥雲現,疑是天師送老君。

當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排了禦案,取出丹詔,洪太尉便問道:“如何不見天師真人接旨?”

住持向前稟道:“好教太尉得知:本祖師號曰虛靖天師,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龍虎山頂,結一茅庵,修真養性,因此不住本宮。”

太尉洪信怫然不悅道:“目今天子宣詔,昨日已差官通告,今日還不見下來接旨,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