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羊倌一家(1 / 2)

銀州的天是陰鬱的,人的臉也是陰鬱的。令人焦慮的風,不緊不慢的又開始刮了起來。

三天後,一座完整的銀州城牆在數萬兵眾日夜不停努力勞作之下屹立起來,西夏沒有一兵一卒攻到城邊。

西夏石州祥佑軍司和宥州嘉寧軍司二路先頭部隊二萬騎兵在無定河畔遭到大宋將軍種師中和折可求的部隊伏擊,雙方展開了一場殊死戰鬥。

這是一場傷亡更大,也更加殘酷的惡戰。

盡管大宋軍隊在一開始就占了地利,但隨著西夏的援兵不斷的進入戰場,這場戰鬥由一場伏擊戰,逐漸演變成後來的一場遭遇戰。

雙方死傷過萬,西夏援軍最終選擇了撤退。

種師中和折可求也帶著滿營傷兵的宋軍退回銀州城內。

種師道這才長出了一口氣,銀州之戰,他勝了,雖然過程要比計劃的變得複雜很多,不過,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正是: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現在銀州守軍近十萬,兵、馬、錢、糧,四項戰爭要素無一缺乏,既使西夏傾國而來,守住銀州,對種師道來說,不是個問題。

種師道把最新戰報派人送往熙州陝西長官童貫處,便交給指揮使高俅一個很特別的任務。

種師道表情有些古怪,他先問了一句:“高俅,你聽說過永樂城沒有?”

高俅愣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知道,聽說永樂城已經變成一座‘亡靈之城’。”

關於永樂城的各種傳說在攻下銀州城之後,象天天在刮的風一樣,傳遍了銀州城內的十萬將士的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有一個流傳最廣泛的故事是這樣的:

銀州城外有一位老羊倌,他放了一輩子的羊,老羊倌牧羊的技術在銀州城裏是公認最好的,因為,他的羊繁殖的又快,長得又肥。

每年開春以後,老羊倌都會和他唯一的兒子把自己的羊群趕到銀州附近的山原上去吃草,一直要到冬天才會把那群羊趕回家裏。

那年又是一個春天,由於天旱,可供選擇的牧場已經不多了,他的羊又格外的多。老羊倌無奈之中就和兒子把羊群趕到了一座山原之上,他知道這處山原的草長得非常茂盛,而且,又幾乎沒有牧人敢把羊趕到這裏來放牧。

因為,這座山上有一座銀州城人人談城變色的“永樂城”。

老羊倌的兒子還為此和老羊倌發生了爭執,但最後還是把羊趕上了山。

後來,老羊倌和他的兒子,還有那群羊,就再也沒有回來。

無論是放羊的人,還是人放的羊,全部消失了。

老羊倌的兒子每年在放牧的季節裏,這中間會抽空回家看看的,因為他還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和倆個孩子。

從春到夏,又從夏到秋,老羊倌的兒媳婦再也沒有見到他的丈夫,各種各樣令人窒息和絕望的傳聞時不時的就會有好心的人來告訴她。

因為,好些人都見到老羊倌父子把一群羊趕到了永樂城的山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