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天子點茶(2 / 2)

宋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位列“三公”,僅次於“三師”之下。

司空,正一品,是個榮譽職務,沒有實權,可惜多了個“檢校”倆個字,至少降低了二三個檔次,要不童貫可是一步登天了。

有一種比較簡單的解釋,“檢校司空”就相當於“不是司空”。

節度使在唐時屬於邊防軍政大臣,自從“安史之『亂』”後,唐後五代曆屆『政府』一直想辦法在“削相權”的同時,也在“削藩鎮之權”。

“削相權”不難理解就是削減宰相的權力,主要的辦法就是不設“獨相”。

“削藩鎮之權”削得就是“節度使”的權,因為五代十國有很多位開國皇帝的履曆表上顯示,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曾經當過“節度使”。

所以,從唐以來,節度使這個官要遠比宰相更重要,也更危險的多。

比如說西夏祖先拓拔思恭就被唐皇封為定難軍節度使夏國公,他的後代李元昊在繼承了祖先留給他的一切之後,變成了西夏的開國皇帝,成為大宋的心腹之患。水滸之星158

比如說出賣了“燕雲十六州”的被後世稱為“大漢『奸』”和“大賣國賊”的後漢開國皇帝石敬塘,就曾經被後唐皇帝封為河東節度使,後來,石敬塘又一點也沒客氣的滅了後唐。

一個割據地方享有軍、政、民、財大權的節度使,就相當於一個大“軍閥”,中央政權統治力一旦下降,他們就會聞風而動,借機發力,完成從一個節度使到皇帝的華麗轉身。

也就是說,隻要條件成熟,時機合適,一隻蛋就會孵化成一隻恐龍。

對於這種曆史經驗教訓,宋朝開國之初,就開始嚴加防範,提前布署,防微杜漸。

宋時的節度使已經完全沒有實權,屬於加官,象征意義更大一些,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就會白給你加一個節度使的,奉寧軍節度使可是實實在在的“從二品”官,如果“開府儀同三司”,就徹底進入了“使相”的行列。

“三司”就是“三公”,司空就位列“三公”,可惜童貫的司空前邊多出一個“檢校”,這倆個字一定會讓他很“蛋痛”。

“老菜”你搞什麼搞?

是個官就沒有白幹的,節度使這個官不但是身份的象征,更多的好處還是,你可以多拿一份工資,而大宋官員工資,在當時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就目前來看,也是相當高的。

每增加一名節度使國家財政就會多負擔一份工資支出,這可全是納稅人的錢。

宋時節度使通常是給宰輔或王公加任的,就以趙佶為例,他一出生就授予鎮寧軍節度使封寧國公,後來趙佶又以平江、鎮江軍節度使封端王,這叫雙鎮節度使。

雙鎮節度使比較特殊,隻有特殊的人,才會有特殊的待遇。

安卓客戶端上線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