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培養孩子的勇氣 第3章 幫你克服孩子的恐懼
學齡兒童對於什麼是恐懼和它是如何形成的知識更為豐富,處理某種特殊的恐懼也更有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使處於兒童中期的孩子能相當有效地麵對和處理一般的恐懼,至少是在下意識裏。
另外一方麵,學齡兒童的確麵臨著嚴重的令人不安的恐懼。和更加年幼的孩子相比,他們更可能會在父母麵前掩飾這種恐懼感。希望自己能夠表現得更加成熟的願望,能幫助學齡兒童克服恐懼,但同樣也使他們羞於表現這種感情。在男孩中,掩飾恐懼的現象尤其普遍,他們對於\\\"害怕\\\"就\\\"不像男人\\\"的看法尤其敏感,因此更不願意表達這種情感。在有著''''極強的成功取向的男孩和女孩中間,這種掩飾也很普遍。因為在他們看來,承認害怕就是承認某種失敗。
導致父母和學齡兒童之間這種潛在的信息差異的因素,是孩子不再像學齡前那樣總是呆在家裏或者父母可以觀察到的地方。這樣,父母不僅不容易察覺孩子所承受的恐懼,也無法像原來一樣運用\\\"第六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感情狀態。
與孩子疏離的同時,父母對於他所生活的世界也越來越陌生。一旦孩子開始上學,開始進入了和同齡群體及家庭之外的成年人的人際交往相對活躍的生活時,從實質來說他們的恐懼很大比例是社交方麵的。主要是,他們害怕不被外麵的社區接納,害怕因此丟臉或者遭到遺棄。
和學齡前那種有關\\\"生--死\\\"的個人恐懼不一樣,這些學齡兒童\\\"社交性的恐懼\\\"不會對孩子的情感造成那麼大的傷害,但是它們依然會令人極為痛苦,依然會對孩子長期的情感健康造成潛在的傷害。學齡兒童的智力已經足以使他認識到什麼時候恐懼已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但是一般的環境並沒有給孩子提供鍛煉這種能力的時間、空間、精力和動機。相反,孩子的恐懼可能會一直伴隨著他,再到它變成了他的第二天性,悄悄地影響著他所做的每一件事。
不幸的是,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的許多社交性的恐懼從來不在家中表現出來。實際上,家庭變成了孩子們的避難所--他們不需要沉溺於其中。這樣,恐懼就可能進一步加深,遠遠超出一定的限度,對孩子和家庭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但父母卻意識不到他們真正麵臨的是什麼。
當然,學齡兒童在家中依舊還會感到恐懼。除了諸如怕黑或怕生病之類個人的恐懼外,還包括社交性的恐懼的變化形式:害怕不被整個家庭或者家庭中某個特定的成員接納。
一般來說,這種以家庭為基礎的恐懼常常十分明顯,而且相當容易確定。比如,一個六歲怕黑的男孩,晚上因牆上的陰影可能會大聲尖叫;而害怕失去父母的愛的女孩可能會黏著父母,無論何時父母離開她都會大驚小怪。在這些個案中,原因和結果都相當明顯。
其它時候,也許孩子害怕某些東西也是十分明顯的,人們卻無法確定恐懼的本質。比如一個十歲的男孩故意回避去農場看祖父母,可能是因為害怕他們,害怕他們的農場工人,害怕經過去農場路上的高聳的橋,害怕農場的馬,或者是上麵這些恐懼的任何組合。
不過,即使以家庭為基礎的恐懼也可能是完全私下的,偶爾觀察孩子的人是無法察覺的。因為學齡兒童可能會盡力維護他個人的尊嚴,這會使他盡可能或者避免泄露恐懼的真實本質,或者盡量呆在不會無意在他人麵前流露出那種恐懼的環境中。
幫助孩子及時地和適當地處理恐懼的關鍵是,要一直對他的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保持盡可能多的了解。在不讓孩子感覺你侵犯了他的隱私的前提下,要保持和那些作為他生活中的見證人的成年人及時溝通:教師、保姆和你孩子的朋友的父母。這些人能為你提供你的孩子可能麵臨的恐懼的有價值的線索,而且在幫助孩子克服這些恐懼時他們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同盟者。
最關鍵是,你要盡量培養和孩子之間的這種關係,它可以使你很容易地阻止恐懼,或者可以使孩子在和你談論它們時感覺更加舒服。這就需要在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和依賴你的個體之間達到某種平衡。你不僅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自麵對恐懼的自由,也要確信你的孩子承擔的恐懼不會超過他能夠適當處理的限度。
以下一些指導原則,是幫助你處於學齡的孩子討論和處理他的恐懼的:
多聽少說。
為了幫助你感到恐懼的孩子,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一個好聽眾。這會使你更好地了解他煩惱的是什麼和為什麼煩惱。
在交談中,孩子們都有自己接觸事情核心的方法,這種方法常常是迂回曲折的。除非他們有足夠的機會表述自己情感不被打斷或者被迫說些什麼,否則你就會得出有關他們恐懼的本質的錯誤結論。更糟糕的是,你可能會使他們將來不再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