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積石山,乃是天上神仙王母娘娘的下界靈山——昆侖山的一座餘脈,方圓數百裏,聖山之巔,高峰兀立,終年積雪,象一座巨大水晶寶蓋,霞光四射。
積石山又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的地方,因此積石山號為“聖山”。
想當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二仙山發生磨擦,引發“諸神之戰”,天地為之失色,結果共工大敗之後怒撞不周山,致使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赤地千裏。
女媧娘娘挺身而出,白日飛升,取積石之土,煉五色之石,以補蒼天。
女媧娘娘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煉成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才補住天漏,救萬民於水火之中,真是德濟天下,恩加四海,百姓歌頌,萬代傳唱。
在那之後,積石山成了一座萬民敬仰和崇拜的聖山,而多餘的一塊石頭,也成了馳名天下的“通靈寶玉”。
“通靈寶玉”不但是一件“寶物”,而且還是寶中的“聖物”。誰讓那塊石頭是女媧娘娘親手煉製的呢,能不是“聖物”嗎?
據說“通靈寶玉”就遺落在積石山上。
自古以來,能被稱之為奇珍異寶的絕大多數都藏而不露,一旦出現必會引發天變,號為“天劫”,吉則出現祥瑞,滿天彩霞,降福人間;凶則出現惡兆,腥風血雨,禍害百姓。
其實,所謂的“寶物”並不能保證給人們帶來幸福平安和快樂吉祥,所以,古代聖賢“墨子”才曰:食者,聖人所寶也。
什麼意思呢,大曆史學家司馬遷老先生的解釋就是“民以食為天”。
這世上還有比天更大的東西嗎?答案是:從來沒有。
要知道,在古代,人皇最大,可皇帝再大也是天子,糧食卻是天,看看,老百姓永遠都把吃飯排在第一位,至於天子嗎……,老百姓餓著肚子時候一定會這麼說一句:連飯也吃不飽了,該換個了。
問題是,這世上幾乎沒有人把糧食當“寶”的,看看泔水桶裏裝的剩飯剩菜就知道了,唉!這都什麼年代了,聖賢的話現在誰還聽呀?“大V”放個屁都能崩死聖賢!
這也難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金錢在積累,脂肪在增加,吃飯剩菜已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時尚、一種江湖了。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嘖嘖!要是這麼說,你不是在剩飯,你是在犯罪呀!
嗬嗬,又跑題了。
也許是“通靈寶玉”的緣故,積石山經常會出現五色神彩,直衝雲霄,霞光映月,數夜不絕,最近又有傳聞麒麟降生,鳳凰來儀。
簡直就是祥瑞滿天飛呀。
這一切,足以證明“通靈寶玉”的不同凡響,你想呀,連麒麟和鳳凰這種“神獸之王”也來湊熱鬧,可見一斑。
數年間到積石山上尋寶之人絡繹不絕,他們是掘地八丈,可惜至今一無所獲,寶有那麼好尋嗎?寶要那麼好尋,這世上還會有農民種糧食嗎?切!
不過,是寶終歸要出現的。
積石山夜裏倆聲巨響,一片白光照亮了夜空,天搖地晃,驚動了四方,連積石城都被震動了,看起來“通靈寶玉”真的要露麵了,否則不會有這麼大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