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聽到這話後,有些生氣的說。
“我又不是不讓到家裏來看望,隻是別帶這麼多東西來。
把這些東西給那些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多好,咱們家又不缺。
再說了,我才多大呀?就提著東西來看望我,不知道的還以為病的不輕呢?”
“行了,爸,您就別在這裏發牢騷了,要是您實在不想要,這不好辦嗎?
您把著著禮品都給我媽,讓我媽帶到基金會哪裏去。
反正她那個基金會,每年也都有好幾次,去看望從部隊退下來的特困人員,這不就解決了嗎?
要是您心裏實在不平,那就自己在出點資金,多置辦一些,看看誰需要,多送點物資給人家不就行了嗎?
無非就是左手轉右手,即使有人知道了,也不回說什麼?
誰讓咱倆本來就有這個基金會,又做了這麼多年,沒有人不知道。”
自己坐在一旁,聽到她這麼說,越想越不對勁,趕緊說。
“你這孩子,說的倒是簡單,這上邊送來的東西,怎麼拿給別人。
你這不是打上邊人的臉嗎?要是真不想要,那就折算成錢,再去做事,可不能按照你這孩子的方法來。
要不然,說不定什麼實話,就容易出事。”
“也是,還是我媽想的周到。”
“行了,少拍馬屁。”
別看閨女給孩子爸提了建議,可是人家並沒有按照那個意思去做。
反而既然送來了,那就留下,也不是什麼大事。
再說了,送這點東西過來,也是來看看他,又不是那種上門求幫忙,也就都留下來了。
要是那種求人辦事送禮的人,不說禮品了,就是人都會拒之門外。
在這一點去,沈家人的做派都一樣。
從來都不會為了誰,去開那個後門。
即使對方有真才實學,那也得通過層層的選拔才行,要不然一概不管用。
要說真的一點都不近人情,那也不現實。
無非就是那種家裏情況特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才會幫。
在這一點上,就看對方的需求,自己能力。
如果需求不大,但是能力還不錯,基本上就是給他安排工作,或者是提供一些其他的幫助。
如果對方想像他的父輩一樣,保家衛國的話,可以幫忙問一問,但是能不能通過選拔,那就得看他自己的能力。
要是那種孩子還小,正在上學的年紀,那就保證他們能把學上完,至於其他的以後再說。
這麼多年下來,不管是自己的基金會,還是孩子爸,在這方麵,都沒少去幫助其他人。
別看保住了很多人,可是從來都不需要他們的回報,隻需要他們能成為社會有有用的人。
可是就是因為這個,不,應該這麼說,是因為自己的基金會。
在別人的眼裏,寧願幫助別人,也不幫助自家人,像這樣的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傳了出去。
起初並不在意,可是後來有很多熟悉的人,見到自己,都會隱晦的提上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