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惟搖頭:“隻有這個名字,時鈺性子偏冷,剛來京時因為想考中,所以很是勤勉,不願浪費時間在交際上,我與他同窗半年,說的話也隻有寥寥幾句。”
景長霽難掩失望:“那大哥可記得時義平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那位徐姓小娘子找到書院時提及的,說是要找這個書生。
但時隔兩年,怎麽看也與如今要找的人搭不上邊,是他對這個姓氏太過在意了嗎?
景文惟:“不記得這個名字,但我們那一屆姓時的有兩位,還有一位學子也姓時,但喚作時秉。後來對方落榜後就離開汴京,但這是他們的名,你這個時義平,興許義平是字也說不定。”
景長霽:“大哥知道怎麽能打探到兩人的字嗎?”雖然可能性很低,但第一世後來霍二的死因為兄長在大理寺意外身故被當成畏罪自縊後就算在兄長頭上,後來直到景長霽死也沒尋到這位所謂的真凶。
所以即使隻有蛛絲馬跡,景長霽也不願放過。
景文惟犯了難:“那位時秉兄兩年前就離開了,定是尋不到了,二駙馬當時性格孤僻,應該學子中沒人知道。
但他當時與書院的山長關係好,也是山長當時將他邀請過來的,應該知曉二駙馬的過往。但隻可惜,去年山長年紀大已經告老歸鄉。想詢問來不及,隻除了書院內隻有山長能查的過往學子卷宗,但山長不可能會讓你看。”
隻剩今晚和明日,更何況,二駙馬這邊也隻是懷疑,甚至可能性很低,為了一個名字大動幹戈……
景長霽卻是想起一人,垂下眼:“還有一個人知道,我去找他。”
景文惟一愣:“是誰?”
景長霽沒回景文惟,隻匆匆出了偏院,臨走前讓景文惟別擔心,就轉腳去了主院,求見睿王爺。
旁人隻當衛殷這個小皇叔也是不學無術的閑散王爺,但景長霽知道不是。
如今能在最短時間內查到二駙馬的字的,也隻有這位。
派去稟告的侍從久未回來,景長霽隻能繼續候在院外,直到暮色四合,景長霽腳都麻了,才有侍從去而複返:“主子醒了,二公子隨小的來吧。”
景長霽有求於人,也沒多說什麽,跟著侍從繞來繞去,最後沿著回廊到了一處廂房前,有侍從拉開門,領路的侍從垂眼候在門外:“請。”
景長霽一踏進廂房隻覺熱氣撲麵,雪鬆的香氣縈繞在四周,整個廂房很靜,薄紗輕拂,屏風將偌大的廂房分割,角落恭敬低頭斂目候著無聲的侍從。
屏風後隱約能聽到棋子落玉盤的聲響,靜得仿佛踏入一個靜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