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奉茶宮女(2 / 3)

可在塞外的時候,若曦和八阿哥兩人同乘一匹馬說說笑笑,在草地上抱著打滾打鬧,就跟戀愛中的小情侶一樣,旁若無人。

老實說,聽到若曦對八福晉的形容,路知名是覺得她也多少有點癲在身上的。

“利用一個真心對你的人,去對付一個整日吃齋念佛,不會和你爭的人,自己躲在背後裝賢良,有意思嗎?”

這是若曦形容八福晉的話。

可八福晉欺負側福晉也好,側福晉不爭也罷,那倆都是八阿哥名正言順的妻妾,她一個啥都還不是的人裹挾在其中算怎麼回事?說得她好像有多在乎她姐姐一樣,在乎的話,能和自己的姐夫攪和在一起?

就因為她姐姐不愛八阿哥,所以這就成了她可以搶奪她姐姐夫君的理由嗎?

這也就算了,反正人家姐妹倆自己都不在意這些,妹妹不在意姐姐的側福晉權益,姐姐好像也不在乎妹妹的名聲。

不知道馬爾泰家其她姑娘會怎麼想,大概是恨死她們了吧,隻是不敢說罷了。

如果隻是這一點,那也最多算是道德問題,可若曦卻又一直幫助四阿哥,和八阿哥在一起的時候,明明都把四阿哥的勢力名單告訴八阿哥了,還提醒八阿哥注意安全。

可在四阿哥被八阿哥他們誣陷的時候,若曦又和十三阿哥一起為四阿哥解圍,並提醒皇帝關於四阿哥的那些功勞,幫助四阿哥在皇上麵前說了不少的好話。

在塞外期間,也傳遞了一些消息幫助四阿哥處理京城的事務,其中就包括了提醒四阿哥注意安全和準備茶葉等。

在四阿哥失勢的時候,若曦還給予了四阿哥情感上的支持,幫助他度過難關。

若曦的行為甚至引起了其他阿哥的不滿和警告,尤其是十四阿哥,他警告若曦不要辜負八阿哥,可若曦還是一直在幫四阿哥。

不是,這姐妹兒想改變曆史,想保住和她親近的那些人,誰都可以理解。

但她也太不堅定了吧,

就因為八阿哥注定失敗,她就和八阿哥分手了?都不能同甘共苦一下的嗎,聽說她想要的日子是夫妻舉案齊眉、琴瑟和鳴,那八阿哥給不起,四阿哥就能給得起?

反正就路知名來看,四阿哥和八阿哥沒什麼區別,都是野心勃勃的皇子,不過是一個把野心放在了 明 處,一個隱藏起來了而已,曆史上四阿哥是最後的贏家,選擇四阿哥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選擇四阿哥就是選擇通往成功人生的通道。

畢竟,誰能保證四阿哥不是和其他阿哥一樣,看中的就是若曦背後的勢力呢。

若曦的親生父親是馬爾泰將軍,手握兵權,她又成了蒙古王爺的幹女兒,與蒙古的關係密切,還是皇上眼前的紅人,皇上甚至都將若曦視為自己的親生女兒了。

誰娶了她都不吃虧的吧,太子就因為這點而求娶過若曦,不過這個世界的太子有點拉胯,被四阿哥和八阿哥拉下馬了。

再說了,誰家好人在清朝和皇子談戀愛,還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啊?

大家都娶福晉了好嗎。

也就十四阿哥還有點可能。

可惜了,這位若曦姑娘喜歡過八阿哥,也喜歡著四阿哥,但唯獨沒喜歡過十四阿哥,所以她公然地違抗了聖意。

皇上大怒,下令責打了若曦二十大板,並貶她為浣衣局的宮女了。

老康還來承乾宮和路知名蛐蛐若曦呢。

“……”

你是閑得慌嗎?

沒事就回乾清宮批折子去好吧。

“皇上若是拿定主意,直接下旨就好了啊,如此憤憤不平,還不是因為看重若曦姑娘,等若曦姑娘想通了就好了。”

“哎,還是愛妃懂事,可是光朕看重她有什麼用啊,小女兒家家的,就是喜歡憑借著一腔熱血去行事,朕還能害了她不成?”

“皇上選的人必定是好的,不過小姑娘憧憬未來,有著自己的堅持,這不是好事嗎?畢竟還小嘛,皇上耐心教就好了。”

“朕何嚐不知道呢,可朕年事已高,又還能看顧她幾年呢,老十四赤子之心,必定會對若曦好,偏她倔強,就是不想嫁人。”

皇帝不知道若曦喜歡四阿哥嗎?

他知道。

可他不能容忍四阿哥的野心,不願再給四阿哥身後添那麼多的助力。

其實要路知名說,若曦最好哪個皇子也別嫁,反正哪個皇子都有野心,老康把若曦許給十四阿哥做側福晉和四阿哥做側福晉有啥區別咯,反正都是個側福晉而已。

若曦背後的勢力再大,還能大到可以左右皇帝選儲君的地步不成?

又不是把若曦許給誰,誰就是太子。

有啥好糾結的?

皇帝自己要搞平衡之術,想給十四阿哥添一波助力,搞得好像人家真有感情一樣。

十四阿哥有沒有不好說,若曦是真心喜歡上四阿哥了,這點路知名是可以明確的,她可是派了不少屬下在若曦的身邊呢。

四阿哥和十阿哥還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呢,這事兒搞得,德妃怕是要更偏心十四阿哥了,原本兄弟倆隻是純粹的奪位之爭,現在還要爭若曦了,多少是有點奇怪的,萬一哪天就搞成瑪麗蘇劇情了,那才好笑呢。

整個世界估計都得癲咯。

可皇帝年紀大了,就越發看重屁股底下那張龍椅了,兒子可以爭,但隻能爭他給出去的那些東西,過了就不會被允許。

老康來承乾宮蛐蛐多了,路知名煩不勝煩,幹脆直接釜底抽薪,又吃了心想事成香橙果之後,攛掇著老康立她家胤禊為太子。

什麼前麵的皇子勢力大,後麵的皇子就沒機會了,那都是空話,皇帝能把那些權利給出去,也可以收回來,想立太子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隻是他自己習慣了平衡而已。

瞧瞧,這不是很給力嗎。

即便他立一個小孩子做太子,朝野上下還真有人敢反對不成。

反對的人都沒了。

哦,路知名派人噶的呢。

在人手這一塊,路知名可以自信地說不輸給任何人,她招收的又都是些宮女太監,有忠心橄欖果作保障,還撒出去大把的金葉子和銀葉子,那些人做事可積極了好嗎。

想要做點什麼,那可太方便了。

她一般不會去給朝臣們喂什麼忠心橄欖果之類的果子,有沒有效果不好說,若是她兒子連征服朝臣的魅力都沒有,拱上去也得被拉下來,那還不如不上去呢。

皇子就更不用說了,那是她兒子該有的戰場,沒本事就別當皇帝。

總之,經過這樣那樣的盤算,皇帝還是把胤禊立為了太子,可能是因為胤禊還小,讓他沒有多少危機感吧。

要說別的皇子急不急?

急。

但也沒有那麼急。

他們知道之前奪嫡之風搞的陣仗太大了,老爺子現在正愁找不到人發火呢。

誰 創 上去,誰就是在找死。

有了胤禊這個小孩兒做太子緩一緩,他們也跟著可以緩一緩,反正他們能拉下一個太子,就能拉下第二個太子。

胤禊可比胤礽還容易拉下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