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玄天回到租住的小屋,頭腦冷靜了下來,心想,肯定有些什麼東西是自己不知道的,可能會隨著修煉,會漸漸清晰起來吧。自我安慰了一翻後,寧玄天就覺得原來有些緊張的神經,放鬆了下來,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可能是這段時間煉丹精神上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睡了一覺後,寧玄天身心感到無比舒暢。想想現在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自己各方麵也開始進入正常狀態,寧玄天知道自己將會慢慢溶進這個世界裏。
起來運動了一下身體,修煉了一會,寧玄天便拿出製丹丹爐與材料,他想煉製一些複雜的藥丹。行動起來,便全心全意投入到煉製中。足足煉製了十份,成功了六份,得到下等丹培氣丹二十九顆。
沒有了最初的欣喜若狂,在淡淡的喜悅中寧玄天覺得十分疲倦,魂識要慢慢恢複,體內的靈力要修煉補充。如果不是為了修為提高,寧玄天覺得煉丹就是一種折磨。因為煉丹的人會身心疲憊不堪,精神萎靡。
寧玄天覺得自己肯定是一個懶惰的人,要不怎會有這種思想。
隻是他控製不了自己沒有這種想法,因為它是自然而然的出現。所以他現在想的就是,如何修改煉製丹藥過程,使自己以後不要那麼辛苦。隻是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一個道理來,他知道要修改這不知多少年前就形成係統的煉丹模式,自己是遠遠沾不上邊的。
模式?模型!
寧玄天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陣法模型,他跳了起來,是了,是不是可以通過陣法控製丹藥的煉製過程啊,這樣自己不是很輕鬆了嗎!
哈哈哈,……。
寧玄天滿心歡喜,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煉丹的手法禁製沒問題,火候的控製他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現在最難的就是魂識如何準確地包裹不同的藥草,讓各種藥草先後順序引導到丹火中,防止各種藥汁溶合,因為溶合了後麵就沒辦法過濾雜質了。
這裏先後順序目的,實則也是為了更好地防止藥汁的溶合,意思就是一種完成接著另一種跟上,這樣不會混淆。
因為整個煉丹過程,魂識自始至終都要跟蹤守護,這樣對魂識的損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就容易因為魂識的不足而造成某種藥草後來的藥性流失,從而影響到最後成丹的效果。
藥汁的本體純淨與雜質的分離的整個過程,魂識與真氣的互相結合控製很重要,通過魂識的分清藥汁的純淨本體與雜質,然後通過真氣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割除雜質,這過程是整個煉製丹藥中最繁瑣的,也最緩慢了。
因為真氣隻能形成一麵如刀片般的靈力,才能一點一滴地刮離藥汁的雜質,但它不象手那樣靈活,想到就可以去做,而是要通過魂識的控製,所以兩者就必須達到感同身受、無微不至的關係才可以。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能做好的就沒幾個了,沒有千萬次的配合和磨礪,別妄想做好。
兩者一旦配合不好,造成真氣的浮動,就會產生爆炸,爆炸總在後期產生就是這個道理。
前功盡費最易打擊人心,寧玄天就經過了這樣數萬次的摧殘,最後不得其法而靜止不前。這個過程中,第一是魂識的消耗問題,第二就是控製真氣的問題,第三就是操作的細致問題,所以要全部清除藥汁的雜質就是一件難於登天的事。
最後的結晶成丹與靈氣的結合,實際上是靈氣沉浸丹藥的過程,如果丹藥從內到外的每一分一毫都充溢著靈氣,那麼丹藥的表麵會光滑圓潤,甚至有丹雲的出現。而高級的丹藥會溜之大吉,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到最後丹藥本身就是個靈動體。
所以現在寧玄天覺得如果自己能夠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魂識的問題;二是魂識與真氣的配合問題;三是靈氣問題,高品質的丹藥就會接踵而至。
想到就去做,寧玄天絕對是行動派,隻是不知熱情可以維持多久。
寧玄天再一次精細思慮了一下整個煉製丹藥過程,他覺得這個過程中,第一個可以用到的是空間分離陣,讓藥草各自分離不同空間,而且不溶合;這樣可以省去一個魂識包裹的過程,而且更好地阻止了草藥的混淆,藥汁的溶合,自己也就舒服多了。
魂識那有陣法利害,人造永遠比不上天然。
第二個就是微分陣法,使雜質生成另一種物質;這樣才能將一件物體分成兩種不同物質。最後一個就是設立一個引靈陣,讓周圍的靈氣集中在丹爐內,保持丹藥有足夠的靈氣吸收。
寧玄天越想越開心,道理上講得通,絕對可以,如果可以打分,寧玄天肯定馬上給自己打個滿分,因為自己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