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是今天的第二更,5000多字的大章,因為情節的連續性,飛鳥並沒有將它拆開。這章可以算飛鳥在完成今天的兩更後,補更了一章吧?現在還差七章,飛鳥會盡快補完的。
請大家多多收藏、推薦、點擊以支持飛鳥!
***********************************************************************
張雷的前世是個標準的90後,在他開始記事的時候,馬拉多納已經因為吸毒等諸多因素退出了足壇。雖然錯過了屬於球王的輝煌年代,卻也沒讓他對球王的喜愛稍減,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中,他通過各種媒體以及網絡對馬拉多納的生平了如指掌。
在馬拉多納的意甲生涯中,這位阿根廷天才球員場場遭受對手圍追堵截,阻止他帶球前進的“王道”就是伐木式的放倒。這是當時意甲比賽的一部分,連厭倦太多諸如此類判罰的球場黑衣法官們都默認的一部分,很多情況下,他們對“名正言順”的放倒不管不顧,任由其自生自滅。(在裁判們的回憶錄中,他們說出了心裏話:“迭戈,我不能自始至終總盯著你一個人吧。”或者:“嘿嘿,誰叫你是馬拉多納呢,你的抱怨終歸是你一個人的抱怨。”)
馬拉多納那意大利版本的雙膝跪地、雙手合十的可憐巴巴,與俏皮捉愉地微笑著拍拍沾在身上的泥土草葉,起身繼續踢球的動作成為意甲一道獨特的風景。
雖然他被那麼多的“砍殺戰術”放倒時的肢體動作裏,有多少結結實實與摻雜表演的誇張成分已無太多錄像資料可考。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肯定有不少可以用“假摔”這個詞語含糊地概括。
依據心理學的考據分析,其中82年世界杯剛出道的馬拉多納被詹萊蒂踢得滿地打滾,逼得痛罵後者“該去殺豬”;或者是同屆杯賽小組賽屢遭巴西防守球員暗算後,以可笑的報複動作被紅牌罰下,結束他短暫的首次世界杯之旅;以及在塞維利亞效力期間,被畢爾巴鄂競技後衛戈耶戈切亞伐倒在地,在病榻上度過14周時光;都是他那個叫“經驗”的老師。
那個老師對他說:“迭戈,在後衛起腳做出傷害動作前,你要有所預判,這是你的自我保護,那樣才能讓你的職業生涯走得更遠。當然很多時候會矯枉過正,但這也是這些粗暴後衛所要付出的代價。你要證明你也是不好惹的,他們雖然還會繼續,但也會有足夠的提心吊膽,尤其是在最有利本方進攻的區域內。”
是的,就是“假摔”!張雷終於抓住了那一絲莫名的靈感,他興奮的打了個響指,繼續著自己的思考。
或者就象當時的阿森納領袖維埃拉,推搡範尼直接斥責其為騙點球的“戲子”。
穆裏尼奧因為斯坦福橋球場中,梅西受德爾.奧爾諾飛鏟後的誇張動作,更說出了“倫敦是表演的中心,西班牙有最好的劇院”這樣的經典妙語。而穆裏尼奧自己卻忘了幾周前,羅本在英超賽場上的“假摔”與他的“護短”所引起的英倫大小媒體的廣泛爭議。
就摔倒的姿勢而言,梅西與羅本的表演,以及其他人在別的同等情況下的經典演出並無二致。
或許,波耶特在德國世界杯前,紀念英格蘭世界杯捧杯二十年,所舉行的英格蘭元老隊對世界明星元老隊的表演賽上的表演是“原生態”的。烏拉圭人被對方球員稍一碰身體後,誇張的受傷表情與滿地翻滾,引起了滿場哄笑。
而“嚴肅”的正規賽事裏,或許對抗與身體接觸的程度能造成“藝術性”的真實,的確夠讓裁判難分真偽。也許輿論一方麵會質責某些“習慣性禁區內腿軟易摔”的前鋒,另一方麵卻對後衛已做的動作與已有的判罰感到無奈。
也許,就某種意義來看,C.羅納爾多前三個英超賽季裏,輿論對於他的習慣性“假摔”與對裁判“明人瞎眼”的抗議,並無絕對過錯、值得同情。
但是,賽前對手總會放出聲來:“無論你的盤帶過人怎麼華麗,我直接衝你小腿而去,怎樣?”葡萄牙對某國家隊之前,對方陣中甚至有人聲稱“就先廢了丫的”這類豪情壯語。
那還能怎樣?難道駐於原地等著挨對方這一腳、跳起來就是假摔?
難道就不能在對方稍一碰身體的時候,強行摔倒實施身體警告?
雖然有時的確跳得有些過頭,但摔倒的姿勢無可複製,就象生活裏無法保證事事順心,因此被判“假摔”也隻能歸屬於時運不濟。
某些輿論刻意忽略了他們的技戰術水準,稱他們為“假摔主義者”,比如某個階段的C.羅納爾多和某個階段的範尼、菲利浦.因紮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