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曹勝元之所以知道林曉童的事情是從金大牙的嘴裏聽來的。
抗戰期間,為了穩定邊區的金融秩序和促進敵後根據地的生產生活,新四軍總部在蘇北建立了邊區銀行,發行邊區卷來抵禦日軍的“日金卷”和法幣。
當時在我軍內懂得金融的人才非常稀少,總部領導在各機關和部隊抽調高學曆的人手出來組建這樣的班子。
當時剛剛二十歲的林曉童因為在複旦大學讀的就是經濟學,因此很快被從政治部宣傳處抽調出來到了邊區銀行籌建小組。
林曉童身材高挑,外麵體形很象郭玉蘭,但比郭玉蘭要稍稍豐滿一些,身高上雖矮了郭玉蘭一公分,但一米六九的身高在女人裏也足足可算是個高個子姑娘了。
這個姑娘眉清目秀,氣質高傲,表情上總是表現的很嚴肅,對男人抱著一種與生俱來的警惕性,人送外號“冷美人”。其實這是她內心世界的一種悲傷寄托所致,因為她的男朋友,大學同學白誌明和她一起投奔新四軍後,在一次與敵人的遭遇戰中不幸犧牲了,至今連遺體都沒找到。因此深受打擊的林曉童對任何男人都沒了親近感,更別說動員她再找對象的事了。
當時的老百姓都隻認銀圓、法幣和日軍發行的“日金卷”,對於新四軍蘇北銀行發行的邊區卷有抵觸情緒。
蘇北邊區銀行的“邊區卷”推行工作進展的很不順利,林曉童就和戰友們一起走上街頭,深入到農村各鄉鎮廣泛宣傳我黨我軍的民主政策和抗戰的決心,耐心的向老百姓講解時局和金融穩定的重要性,讓他們樹立起中國敗必勝的信心。
幾個月後,她們的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鄉親們和各行業的業主都紛紛拿出銀圓和法幣兌換起了邊區卷,達到了從經濟上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的良好效果。
日本人對新四軍此舉痛恨不已,派出了大量的清鄉團和漢奸襲擊隊在蘇北四處掃蕩,妄圖扼殺新生的蘇北邊區銀行。並且日軍還把已經是名聲在外了的蘇北邊區銀行的發行部幹事的林曉童列為了“明日櫻花計劃”的女軍人部入選名單,準備抓住後送雲南三合的“特種慰安所”集中,再送往日本去。
而蘇北銀行的同誌則在少量部隊和武工隊的掩護下,四處和敵人周旋。
後來蘇北銀行幾此曆險,銀行的女工作人員、顧燕的妹妹的顧萌就是在那個時候和部隊衝散而不幸被捕的。
林曉童也遇到了一次幾乎讓她改變一生的巨大危險。
那是在四四夏末秋初的時節,由於日軍在泗洪、沭陽方向上的推進,我蘇北邊區銀行不得不向寶應、鹽城一帶進行轉移。可是先前藏匿著大量邊區卷的堡壘村現在已經成了日偽軍的占領區,再潛進村去接埋在老鄉家地窖裏的邊區卷十分危險。
銀行的領導決定放棄去取這些邊區卷,留待以後情況好轉了再說。
做事一貫認真負責的林曉童卻表示了她的反對意見。
她說:“萬一這些邊區卷落到鬼子的手裏,那麼就有可能被他們反過來利用,給根據地的金融秩序造成極大的破壞,也同時會給邊區的群眾造成心理恐慌,從此對邊區的金融政策不會再給予相信了。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這些藏在老鄉家中的邊區卷接出來帶回總部去。”
當時,蘇北邊區銀行的副行長秦長榮和保衛科長劉子厚都堅決反對去冒險找回邊區卷來。
秦長榮就是著名的內奸“布穀鳥”,不過當時國共合作,他也不想這些邊區的錢幣被日軍所利用,看到林曉童堅持要去,他決定帶著十個武工隊員掩護林曉童的行動。
那次,他們和日偽軍發生了劇烈的衝突接觸,秦長榮等表現的很勇敢,堅決的保護著林曉童等銀行工作人員從被占領的村莊裏搶救出了三、四麻袋的邊區錢幣,並成功的衝出了鬼子漢奸的包圍圈回到了遊擊區來。
鬼子很快察覺到了這是蘇北邊區銀行的人員,他們成功的搶出了銀行財物,於是他們調集了大批人馬跟隨著邊區銀行的蹤跡追了上來。
戰鬥一時不斷的在發生,秦長榮見再這麼打下去不但銀行的財物保不住,連人員也得全部犧牲為止。
非常富有頭腦的秦長榮當機立斷,把隊伍分成了三個小組,一個是掩護組,負責對財物和女同誌的保護;一個是誘餌組負責引誘開鬼子的視線;還有一個是財務組,負責保護邊區卷不落在敵人的手裏。當時宋大姐、林曉童被臨時任命為財務組的正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