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2 / 3)

一輛車裏擠了四個人,三雙眼睛都直勾勾地望著她。

蘇月歎了口氣,“沒人在意我們的死活,說是良家子,其實入了內敬坊,等同賤籍。大梁剛立國,從各處采選民女充入梨園,單是姑蘇就有三十八人,加上別處的,少說也得上千。這麼多的人,死了幾個算得了什麼。也別指望屍首能回家,就地找個地方埋了,誰會送你回姑蘇!”

話說到這裏,大家終於徹底接受了這個事實。隻身在外,性命要靠自己保全,活路要靠自己掙。你要是鬧脾氣犯強,士曹的鞭子會毫不容情地落下來,打花了臉,連做搊彈家的機會都沒有了,直接去做最下等的雜婦人,幹著最微賤的活兒,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蘇意泄了氣,抱著阿姐的手臂,枕在她肩頭。前路茫茫,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抓住蘇月,也算有了依靠。

車隊穿過風雪,繼續前行,所經一路上見聞不少,才知道姑蘇比起外麵的州府,已經算太平盛世了。

大戰之後,餓殍遍野,到處都是背井離鄉的災民。尤其這樣的時節,大雪封山,鬥骨嚴寒,頭上連塊遮擋的瓦片也沒有,走了一路,一路上到處都是倒臥。

女孩子們先前還因采選情緒低落,但在見到那些慘況後,反倒逐漸平靜下來了。

連日下雪,路很不好走,這一千裏,走了二十多天才抵達。

不過越接近上都,民生越好,這國家如傷後重愈,殺伐漸漸平息,元氣自然就恢複過來了。

車隊順利到了太常寺前,奉使領著三十八名良家女複命,一行人乘著暮色被送進梨園,齊齊站在衙門前的場地上接受審閱。

太常寺最大的官兒是卿,底下還有少卿和梨園使。少卿過了目,沉默著點點頭,梨園使是直接經手的官員,對新人的挑選更仔細,打量再三感慨:“姑蘇果然人傑地靈,我看這些女郎的容色,比之其他州府強了許多。”

少卿掖著手淡淡一笑,“江南出美人,姑蘇又是龍潛之地,好山好水養人,選出來的自然都是翹楚。”嘴裏說著,視線漫不經心從蘇月臉上劃過。

“隻是不知道通音律的有多少。”梨園使扭頭問奉使,“征選的時候問明白了嗎?”

奉使胸有成竹,“江南閨閣裏講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些女郎都是有一技之長的,送入雲韶寺或銀台院都使得。”

雲韶寺、銀台院及宜春院,是內敬坊三院。宜春院住的是前頭人,那是品貌最為出眾的一群女樂工,佩魚袋,有品階,常在皇帝麵前演奏。雲韶寺住的是宮人,才貌遜於前頭人,擅歌舞,屬賤隸。最後的銀台院,住的是搊彈家,她們這些從民間征選來的女樂工,大多會收入其中。

梨園使心下很滿意,對少卿道:“接下來幾場宴樂正缺人手,我這裏都快周轉不開了,這些樂工來的正是時候。隻不過要盡快安排習學,宜春院的內人教一日就能上場,唯有這搊彈家,沒有個把月,調理不出來。”

少卿的辦法簡單直接,“時間不夠,那就日夜加緊排練,除了吃飯,手上的樂器別放下。先應付過正月十五,等開了春,再好好歇息。”

梨園使說是,兩個人低頭商議著,往官衙正堂去了。

大家聽見這番話,心頭直打鼓,但也不容她們發呆,很快太樂令就來了,把她們帶進內敬坊,先查驗她們的功底,再酌情分派去處。

蘇意緊緊握著蘇月的手,小聲哀求:“阿姐,我們不要分開好不好?我一個人落了單,怕會被人欺負。”

先前從姑蘇出發,半道上發現彼此,蘇意哭著要和她在一起,蘇月使了些銀子,才換得她和自己同乘一輛馬車。阿妹依賴她,她也不能放任她不管,便應了聲好,把她推到自己前麵,讓她先去挑選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