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 12 章(2 / 3)

這場大定樂,由此戛然而止,承上啟下的環節沒了,繼續若無其事地奏下去,會被認作欺君,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梨園使這會兒已經嚇得三魂飛了兩魂半,慌忙跑出來跪地磕頭,“臣死罪、臣死罪……”

樂工們如數全跪倒了,大殿上一時靜謐無聲,那種寂靜,簡直令人窒息。

太常寺卿作為梨園頂頭的官員,這回也脫不了幹係,慌忙上前告罪:“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不敢擾了陛下過節的雅興,讓這些樂工繼續奏樂吧。餘下的交給臣處置,臣一定重新整頓梨園,嚴懲不貸。”

要是照著巫儺之說,大定樂上斷弦不是好兆頭,觸犯了禁忌,皇帝必定雷霆震怒,所有樂工都要受牽連。

然而出乎眾人預料,九龍椅上的人一派淡然,完全沒將此事放在心上,支頤道:“接著奏吧,又不是什麼大事,不必慌張。”

所以皇帝陛下的仁慈形象,瞬間在所有樂工心中拔高了幾丈。要是換作前朝,他們這幫人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別想活命。沒想到新朝治下,出現這樣重大的失誤,在陛下口中卻不是大事,實在令人意外。

樂工們感激涕零,戰戰兢兢把斷了的曲目續上。至於蘇月,四根弦斷了兩根,琵琶是彈不成了,被太樂丞帶回了待演的帳幄裏。

等著上場的小部都在,內宰和太樂丞也在,大家愕然看著他們回來。

太樂丞痛心疾首:“到底是怎麼回事?我說過多少遍了,讓你們臨出門前仔細檢查自己的樂器,你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嗎?”

蘇月低頭看著手裏的樂器,喃喃道:“這不是我的琵琶。”

“什麼?”太樂丞和內宰怔了下,“不是你的琵琶?你自己從圓璧城抱進來的,怎麼不是你的琵琶?”

蘇月道:“就算是自己抱的,也不是一刻不離手。我們先前整理衣冠時,琵琶就放在一旁,若是有人誠心替換,多的是機會。”

內宰顯然很不喜歡她的辯解,“你的意思是有人刻意陷害你?你與誰結了深仇大怨,要在這麼重大的場合要你的命?”

這時同場的樂工都回來了,內宰指著那些人道:“你看看,他們之中哪個陷害了你?這首曲目裏,你的琵琶是獨奏,全場找不出第二把來,誰會趁亂換了你的琵琶,讓你在大殿上捅那麼大的婁子?”

春潮雖然剛到場,但三言兩語間已經聽出了端倪,橫插一嘴道:“這場沒有琵琶,前麵退場後麵趕場的,少說也有十來把,這話可說不清。”

太樂丞氣呼呼說好,“既然如此,回去之後便一把一把查驗,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換了你的樂器。”

這聲令下,但凡大定樂前後場次彈琵琶的樂工,不得準許都不能擅自離開了。

大家自然有微詞,回到圓璧城後,聚集在大樂堂裏竊竊私議:“她一個人出了錯,憑什麼把我們都扣下?看來今日彈琵琶的犯了天條,不該和皇後娘娘用一樣的樂器。”

蘇月聽她們冷嘲熱諷,心裏自然不是滋味。這十二個樂工裏,有半數她都不相熟,照理不會坑害她,但餘下的六個都是熟麵孔,其中就有劉善質。

春潮和顏在都跟來了,春潮道:“少廢話,常年使用的樂器,拿到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回頭要是查驗出來有人使壞,請佟令先發個話,會如何處置此人。”

太樂令震怒非常,一張臉拉了八丈長,“要不是陛下寬仁,今天命都交代在這裏了。梨園的人雖不顯貴,但品行絕不可低劣,暗中使這樣的壞,其罪當誅!若找出這個人,我自然向寺卿回稟,從重處置,以儆效尤。”

太樂令表了這個態,眾人俱是一凜,這要是攤上了事兒,後果不堪設想。

但也有人不滿,不屑道:“我看哪有人使壞,分明是辜娘子為引起陛下注意,誠心弄出這場意外來。她早前險些和陛下結親,如今懊悔了,想再續前緣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