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雲紋青銅門高約二十米,寬約十二米,大型的鳥雲紋雕刻極其奪人眼球,讓人心生一種敬畏和膽怯感。再加上門前立著的人麵獸身的鎮墓獸,遠遠看去,宛若站在一隻巨人的腳下,壓迫感強烈至令人呼吸都短促了。
由於考古研究所的人數有二十八人,文舒之在聽到張延的話後進行分批處理,留下三個人進行記錄、觀察後,其餘人則是去研究鎮墓獸和鳥雲紋青銅門。
如此一來,空閑的張延和陳靖等人則圍在一起閑聊,當然話最多的依舊是陳靖,他一連問了多次有關機關陷阱的問題,也不乏一些文物鑒定之類的問題。張延倒有心回答,但如此龐大的知識量又難以讓人信服,索性能不回答的問題張延直接閉口不談。
話癆陳靖可不會就此放人,越來越多的問題讓張延的臉都黑了,如果不是不禮貌,他直接用手堵住耳朵了。
一來二去的,文舒之那邊的記錄工作也完成了,有人提議打開那扇鳥雲紋青銅門,也有人提議先返回地麵進行儲存記錄和發掘立項,更有人提議放棄後續的發掘,保留古墓的完整性。
“文教授,各位同誌,我讚成打開青銅門。作為考古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所有的珍貴、珍惜的曆史文物。而某人能以各種手段破解墓中的機關陷阱,很難不讓人起疑。”
楊程又一次跳了出來,態度嚴肅認真的表明同時,又指向一處偏僻的角落,繼續道:“另外還有一件事,我在對這裏進行研究工作時,發現了一處盜洞。”
嘩~!
此話一出,立即掀起轟動,就連陳靖等警員都下意識的看向張延。
在場的所有人中,已知的所有線索中,唯獨張延對這座古墓的信息了若指掌,如此信息,很難不讓人懷疑。
張延輕歎口氣,不著痕跡的瞥了眼楊程,提議道:“既然在場的各位不信任於我,那麼後續的發掘工作我可以退出。”
“張延先生誤會了,不是懷疑你的意思。”
文舒之在吃過兩次虧後無比重視張延,當下解釋並勸說,甚至提議去發現盜洞的地方看一看。
身為警方人員的陳靖直接答應下來,與看護警員一同領著張延奔赴現場。見狀,考古研究所方麵人員也跟著行動。
在看見確實存在洞窟時,所有人的臉色皆是一變,唯獨張延神色淡定。
陳靖掃了眼張延,靠近並觀察一番後,作下結論道:“以我們警方的痕跡學分析,這個盜洞的時間很長,最少要超過四十年,但具體年份需要用專業儀器進行剖析。所以,我不認為這個盜洞是張延打的。”
有陳靖作背書,張延的嫌疑暫且解除。然而盜洞的出現立即引起文舒之等一眾考古研究所人員的警惕,紛紛提議打開鳥雲紋青銅門,對裏麵的文物進行搶救式保護。
唯獨楊程提議對張延進行嚴加看管,再送往最高法庭直接審判。話裏話外直接將張延判定為盜墓賊,甚至還和陳靖爭執了起來,氣的陳靖臉都綠了。
如此場麵,文舒之不敢拖遝,各方安撫才得以暫時停歇下來。
但陳靖算是看明白了,那個叫楊程的年輕人擺明是和張延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