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傷亡(2 / 2)

對其他戰場戰死的日軍也說明一下。其餘日軍死在哪裏?

%f9k%m4e1K1Q!s根據《日本陸海軍事典》引用的日本厚生省援護局1956年3月調查數據,從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4日(“蘆溝橋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日軍戰死的185萬人中,在中國(不包括東北)戰死40.46萬人(與上述數據一致),在“滿洲”(即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在緬甸戰死16.2萬人。

#W*F,Z3[8|8t0w.X也就是說,在八年的侵略戰爭中:

w7a+}0@3M)^‘O&e,s.o日軍在中國戰場被擊斃40.46萬人,約占22%;

3~$N*yV.g-d9V#b在中國東北戰死2.65萬人,主要是1939年在諾門坎衝突中死亡8800人和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的戰果。也許網友立即質疑: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擊斃日軍公認的數字是8萬多人,怎麼這裏日軍在東北八年總共才死了2萬多人?原因我在下麵再詳細分析。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數字統計截止日期是8月14日,即蘇聯出兵東北才一個星期,蘇軍部隊還在穿越沙漠、山嶺(如大興安嶺)以及原始森林,日本關東軍隻有一部與蘇軍發生戰鬥,損失並不大。根據林三郎:《關東軍和蘇聯遠東軍》一書稱:“截至8月15日,關東軍主力沒有損傷。”蘇聯參戰後7天內同蘇軍交戰的關東軍部隊,有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和一些獨立部隊(其中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隻占關東軍24個師團、9個混成旅團的一部分(見該書191頁,這裏還不包括朝鮮軍7個師團)。“換言之,到8月15日為止,關東軍的主力尚未同蘇軍交戰,完整無缺地保存下來。”從日軍3個師團受到很大損傷來看,其戰死在1萬人左右。連同日軍1938年在張鼓峰、1939年在諾門坎與蘇軍衝突中戰死約1萬人,則蘇軍擊斃日軍約2萬人,占二戰中日軍死亡總數的1.1%。則八年抗戰期間,抗日聯軍在東北擊斃日軍隻有6000人左右(詳見下麵分析)。

/`0^+_:{"~$o8[3},f日軍在緬甸戰死16.2萬人,除去中國遠征軍擊斃日軍1萬多人外(這在本文“遠征軍印緬抗戰”一節中專述),約15萬人主要係英軍擊斃,占8%。

2w4y)K/A+_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的日軍為125萬人,占67%。換言之,二戰中2/3的日軍係被美軍擊斃,美國毫無疑問是戰勝日本的頭號主力。&Qj5F#F;G+Z(J(Y

所以我國史學界長期把中國八年抗戰斃傷日軍133萬人(其中擊斃僅40萬)去與日軍二戰的絕對損失195萬(其中被擊斃185萬,另約10萬殘廢傷員是日本戰敗時某一靜止日期的傷員統計數而非累計數,如上述日軍僅在中國戰場累計負傷數就達110萬)相比,宣稱中國殲滅日軍占二戰日軍總損失的70%,就是一個混淆不同統計口徑得出的“障眼法”。而在今年的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的權威文章中,如8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發表的《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曆史地位》一文,也稱:“中國戰場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人民日報》、新華社均引用該說法)就是把日軍在中國戰場總傷亡150萬這個數字(死亡40萬加110萬傷員)去與日軍二戰絕對損失數195萬對比,如果照此計算,則盟軍(包括美軍、英軍和蘇軍)擊斃日軍數不到日軍總損失25%、也就是不超過50萬人,這顯然是不符實際的,因為僅美軍就擊斃了日軍125萬人。

3E9p)v#`6_"T6i這裏比較一下八年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損失。1946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發布了國民革命軍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抗戰期間的傷亡總數,為3216079人。其中:陣亡1324271人,失蹤130126人,負傷1761682人。但陣亡132萬不包括受傷後死去的傷員和非戰鬥死亡(即相當於誌願軍抗美援朝陣亡11萬這一口徑)。八年抗戰期間國民革命軍各級醫院一共收容了病員1378526名,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數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