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戮龍樁(1 / 2)

回到旅館,眼看天就亮了,為了觀賞有名的雲海和日出,劉鄉就沒有睡覺。這時山頂上已經有了不少的遊人,大家都頂著早晨的山風,等著傳說中的盛景。劉鄉找了個背風的山石,倚在那兒,望著遠方天地一線間,靜等太陽升起。

可惜天不從人願,今天的天氣根本就不適合看日出,這麼多人等了足有一個鍾頭,太陽依然是在遠方灰色霧氣中不肯露頭。

劉鄉等著無聊,就和旁邊趕早給遊客照相留念的小販聊了起來,通過與小販的閑談,他才知道,所謂的泰山日出並不是天天都能夠觀賞,一年中能看到日出的日子也不過就百來天,至於雲海更是稀少,能看到那是莫大的運氣,看不到是很正常的。而今天正好就是難以看到日出的日子,所以大家辛苦早起也隻不過是白等一場了。

劉鄉不禁大為泄氣,悻悻然的回去睡覺了,昨天晚上一直沒停的在山裏瞎跑,現在是又累又困,站著都頭暈。

一覺睡到過了中午,劉鄉才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身上有些酸痛,躺在床上不願動,不過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爬起床來,洗了把臉,就著熱水把上山前買的麵包胡亂吃了一些,總算不那麼餓的發慌。

劉鄉坐在床上想:今晚一定還要去那個山洞看看,不過要早點去,如果再折騰一整夜的話,自己的身體非垮了不可。

又在床上歇了一會兒,劉鄉出了旅館,今天晚上要去的話,還要買個手電什麼的,洞裏光線不明,如果摸著黑進去,太危險了。

在山頂轉了一圈,可惜根本沒有賣手電的,那些小店賣的都是食物或者紀念品。遊客們當然不會爬到山頂上來買個用不到的手電,要讓山上的商店準備這種東西,的確有些勉為其難了。可下山去買也不現實,一下一上不但浪費時間,體力也跟不上啊。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他還是花了大價錢從旅館老板娘那兒買了個舊的手電,雖然有些不太好使,但總比沒有強。

終於,太陽下山了,山頂上遊人漸少,劉鄉在小旅館的前廳吃了點當地有名的特產烙餅卷大蔥。然後帶著滿嘴的口臭味,背著個帆布小包向後山走去。

包裏是剛買來的破手電,還有一瓶礦泉水,幾根蠟燭和打火機。路上他特意撿了根結實的鬆樹枝,既可以當拐杖,又可以用來防身。

循著記憶中的路徑,在月亮剛剛升起的時候,劉鄉來到那片斷崖前。山洞依然幽深,隻不過這次他有備而來,打開手電往下一照,洞壁還算平整,光線所及之內,沒有任何阻擋之物,隻是再深的地方,電筒的光柱散開就看不太清楚。投了一塊兒石頭進去,咣咣當當的聲音一路向下,過了好久才悄無聲息,看來這洞還挺深的。

把棍子掛在背包帶上,劉鄉手裏拿著電筒,順著洞壁慢慢的向下遛,洞的走勢是以四十五度傾斜向下,用手壁撐著往下慢慢走還是比較安全的。

在晃動的光柱照射下,山洞一直向下延伸,走了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依然不見底,連個拐彎也沒有。劉鄉蹲下來歇了歇,回頭望望洞口已經隻剩下鍋蓋大小,心想這洞還真深,估計已經深入山腹之中了。

掏出礦泉水來喝了兩口,劉鄉繼續往下走。洞裏靜謐非常,隻有他挪動腳步的沙沙聲和越來越粗的喘息聲。直到累的雙腿微微發顫,在光柱照射範圍內才見到一個類似彎道的地方,山洞的走向不再是傾斜向下,而是變的平直。

劉鄉汗流浹背的來到拐彎處,一屁股坐到地上,再也不想起來,剛才這一路的確很累,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鑽這斜陡的山洞比下山可難多了。

歇了足有一個鍾頭,劉鄉才緩過勁兒來。用手電筒往這條平直的山洞中照了照,他心中驚疑,比起剛才自己走過來的山洞,這條路的洞壁更加平整,很明顯有人工的痕跡。

從背包裏掏出一根蠟燭,用打火機點燃,昏黃的燭光將附近照得通亮,雖然不能及遠,但照個十幾米的距離還是沒有問題的,手電筒照明雖然更方便,但還是省著點用比較保險,萬一把電耗光,回去時爬那段陡峭的洞壁可就很麻煩了。

一手舉著蠟燭,一手握著鬆木棍,劉鄉貓著腰步步為營的走向山洞深處。

約莫著又走了大半個鍾頭的光景,前麵霍然開朗,一間巨大的石窟出現在劉鄉麵前,把手電掏出來向四周觀察了一番,劉鄉發現石窟足有四五層樓那麼高,四周石壁光滑,石窟的中央築了個石台,四四方方的,上麵戳著根小孩胳膊粗細的石柱,表麵花花綠綠的好像雕了些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