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如同一個晶瑩的圓盤,在宇宙中不停地轉動。在宇宙中,它不過是無數閃光亮點中的一個;然而又有著無數亮點在這銀盤中閃光。
地球,這個在兩個世紀前還在討論是否有其他生命在銀河中的行星,已將殖民地延伸至2500光年之遙,並與各種種族接觸。
2294年,地球仍沿用公元曆,新舊交替是應該的,但舊的未必都不是好的,像曆製隨意改動反而平添麻煩。此時的地球已隻是作為首都的存在了。當初局限於地球這一小小的範圍內,爭鬥隻能存在於國與國之間,然而現在要與銀河中其他勢力爭鬥,反而使多國“一體化”,產生了《地球聯合民主同盟》(下文簡稱“同盟”)這樣一個地球統一政府。她采取的是民主集中製,由民眾選出的議員組成最高評議會,再競選出秘書長製衡議會。
自22世紀初期“宇宙空間跳躍”成功,使人們能得以向銀河深處探索,開發殖民地,應付不斷增長的人口及資源問題。至今已握有齊格那爾,迪裏西斯,帶斯和努爾四個星團,近30個可居住行星,應付250億人口也還有餘。開發其間所遇的外星生命,不是過於原始,就是數量極少。
直到23世紀中後期在開發帶斯及努爾時,遇到了與地球文明及相似的種族——沙爾克(SHALK)。雙方由於邊境問題不斷發生戰爭,即使議和也不久便撕毀協議。
沙爾克實行皇帝獨裁製度,卻有著300多年的曆史,可見其根基之穩固。沙爾克人的外貌與地球人十分相似,但他們有著尖而長的耳朵,且在額頭中央有著第三隻眼睛,隻有在激動時才會睜開。沙爾克人勇猛善戰,因此地球方麵也不太喜歡與他們打仗。
一帝獨裁的製度雖有著集權的優越性,但各方麵的缺點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再難以掩飾。300年的惡性因素逐漸積累,現在完全體現在朝野之上。類似大清天朝的妄自尊大,好戰擴張之心無垠。對新出現的地球人不屑一顧,並對於在幕菲拉一帶的暗沙爾克族加以“異教徒”之名,不時進行討伐。而王公貴族的生活奢靡至極,對諫言的人殘酷迫害。苛捐雜稅如狼似虎,且名目繁多,百姓於地獄之中卻不敢言,經濟發展嚴重滯怠。
當朝皇帝沙爾克昆斯也已經68歲,雖有心整頓朝綱,但一來年事已高,不勝政事,二來以二皇子為代表的舊貴族勢力太過頑劣,從而使局麵更趨惡化。
但有一位青年不甘現狀,誓要將國家扶回正途,他就是九皇子沙爾克翔。
沙爾克的規定,無論皇子還是庶民,若想成為將官就必須讀軍校、服軍役。
沙爾克曆329年沙爾克翔以“首席”成績畢業。而與翔有相同抱負的十皇子沙爾克見和十一皇子沙爾克欣分別於330年、332年。
與此同時的地球方麵情況也不比沙爾克好多少。想方設法擴張領土、擊敗沙爾克的地球民主聯合同盟的最高議會,不停征兵擴軍,致使其他領域的人才嚴重匱乏,在加上近年來連吃敗仗,使國力嚴重衰退。可偏偏主戰派占議會的絕大多數,主和的賴蘭·艾夫斯隻得以其秘書長的職權製衡著。
擴軍的同時,稅收也隨之提高,致使人民怨聲載道,但盲目的好戰分子們隻顧自己的虛榮與權力,其他便什麼也不顧了。
公元2292年(沙爾克曆333年)2月,已晉升至少將的沙爾克翔與兩個弟弟共率21000艦隊與地球方的三個艦隊35000艘在托坦星域進行會戰,結果以沙爾克方大獲全勝告終。
沙爾克翔本欲一舉切斷敵方的補給線,全殲敵軍,但同盟的景明、肖恩·赫胥黎兩位上校早已識破敵方的意圖,成功轉移補給,使同盟軍得以全身而退。
此役之後,沙爾克翔晉升中將,見晉升少將,欣晉升準將。而地球方的景明、肖恩晉升為準將,並於公元2293年1月一起調至第五艦隊作為艦隊指揮。第五艦隊駐守帶斯星域,是邊境守軍,這一人事顯然是為疏遠兩個有才之士。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反而造就了被後世史學家稱為“英雄雙子座”的誕生。
舊曆換新曆,公元2294年,沙爾克曆335年,銀河曆史又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