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近年來,隨著中醫養生理論的普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合理養生的重要性,而合理養生也成了日下頗時髦的話題。如何“未病先防”、“食療養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食療又稱“食治”,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麵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早在《黃帝內經》就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的食療理論,所謂“養生當論食補,治療當藥攻”,“藥補不如食補”。正確合理的飲食調養,不僅能提供給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還能起到補益養生,強生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孫思邈曾在《千金翼方》中說:“凡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食療是自古就為醫家所推崇的一種治療方法。

眾所周知,“是藥三分毒”,長期使用藥物治病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而食療所用都是日常食用的食物,不僅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且這些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價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省去昂貴的醫藥費,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吃藥、打針,甚至手術之苦。具有如此優點,難怪食療會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和推崇。當然,食療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應用食療後疾病不減輕,應該及時請醫生指導。

好的食療方不僅用料科學嚴謹,而且有深厚的中醫理論支持,方可達到強身防病的目的。筆者在所學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博采眾長,將各家久經驗證的食療方編輯成冊,以供大家參考。但筆者所學畢竟有限,有的地方難免有失偏頗,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一起來豐富發展博大精深的食療醫學。

編者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