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胡人巴乃苦笑道:“非是如此,非是如此,孔大哥你是不入一行不知一行啊。做我們這一行首先你要有過人的眼力,這眼力如何得來?那是要靠平日裏多聞,多問,多琢磨。更要知書,尤其是你們漢人的史書奇談、雜物通鑒等等。所以外人看我們這一行仿佛做成一筆買賣立刻就是吃穿不愁,其不知在買賣做成之前我們所下的心力之大啊。”言罷不住搖頭似是不勝唏噓。孔誠奇道:“難道做這行還有什麼勞心費力之處不成?”。
巴乃笑道:“那是自然,先要摸清何人有何稀奇物事,這在你們漢人行話裏叫做“盤道”。然後還要確認這物事是否是寶物,價值幾何,這也有講究叫做“定盤星”。最後要做的就是說服寶物主人將其低價賣於我等,這就叫做“金鉤釣魚”了。總之這些事情我說著簡單,做起來其中難處可著實不少,個中滋味實難以與外人道也。”那大漢孔誠道:“聽老弟這麼一說,哥哥我方知你們這一碗飯也不好吃啊。果然是一行有一行的苦衷。”
洛可秀聽到此處偷偷對林鶴哲道:“這叫巴乃的不是什麼好東西!”林鶴哲奇道:“秀兒,你說這話是何意思?我見這胡人說的十分有道理啊,他那裏不是好東西了?”。洛可秀撇嘴道:“這人說的是沒錯,可他所說之話卻是有點不盡不實。”少年驚疑之下追問道:“他那裏說的不盡不實了?”。洛可秀低聲道:“這人對我們漢人的規矩、行事、黑話這般了解,想必對那些虧心敗德之事也是知之甚深。他卻沒有對這姓孔的大漢名言,分明就是怕這大漢傳揚出去壞了他好事。”林鶴哲道:“他們這行有何虧心之事?”。洛可秀皺眉道:“爹爹曾經說過,我當時沒怎麼聽。隻記得他們看中一件寶貝後,必會對其主編排出種種是非,諸如妨主、犯煞、大凶等等災禍來哄騙主人將其以低價轉賣於他。這人方才公然頂撞這姓孔的大漢,怕是想在這店中眾人心中樹立起良商典範的形象,想必是他已經盯上什麼寶貝了。若是我所猜沒錯,他還安排有後手馬上就要施展了。”
林鶴哲道:“秀兒,你為何說得如此肯定?”。少女輕笑道:“呆瓜,你真是個大呆瓜。商家講究的是和氣生財,你見那個商人公然在大庭廣眾之下頂撞於人?那是自斷財路之舉,乃是商家大忌。真正的商人就算對別人有天大的不滿,說話也必定有如和風細雨一般。這就叫留活路,不把人往死裏得罪。這胡人雖說戲演得好,但終究是一歪門邪道求偏財的,心中全無光明磊落的正氣,終其一生也是無法做成如爹爹一般的大商人。”少年望著洛可秀驚奇道:“秀兒,你說的真好。沒想到你知道這麼多大道理,可是比我強的多啦。”少女皺皺嬌俏的瓊鼻,笑道:“哄你的啦,大呆瓜!這可不是我說的,是我爺爺在世時對我爹爹所說,我隻不過照搬而已。不過那胡人的行徑卻是休想瞞過本小姐。”
林鶴哲聽得少女如此說法,不由想起當日張世傑對自己所言洛家老太爺對二爺洛中南的評價,竟是與秀兒對這胡人的評價一般無二。在心中把自己所見洛中南平日種種行徑與洛中書兩相比較,頓時心下盛讚洛老太爺英明。這家主之位所托得人甚是合適,心下不由對那無緣得見的洛老太爺崇敬無比。
正在兩人猜測那胡人有何手段之時,忽聽得店門外人聲鼎沸、似是十分吵鬧。兩人不由對視一眼,洛可秀低聲道:“來了”。果然,那胡人巴乃聞聽門外吵鬧之聲,立刻喊道:“店家,你且去看看外麵因何吵鬧,這等吵雜叫人好不心煩”。店小二應得一聲之後走出門外。不一會回來答道:“外麵有一群人要買一對父子手中的什麼稀罕物事,那對父子卻是不肯賣,似是要留著參加鑒寶大會。那群人見強買不成,出言嘲笑那對父子,那年輕的兒子不忿他們譏笑自己老父,氣憤之下出手與他們打了起來,是以才會這般吵鬧。”巴乃聞聽此言,頓時怒道:“豈有此理,就是有這等欺壓良善之人,致使吾輩商人清譽都被其敗壞幹淨。這等事我若不知還罷,今日既然讓我撞見,說什麼也要給這幫人一個教訓。”說完已是離席而去,直奔店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