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收到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把自己送上了一條不歸路。
經過了多年的教學實踐後,深深感到自己就像一塊海綿,被擠壓得幾乎沒有了水分,幹癟的軀殼急需營養的滋潤。於是,放棄了原有安逸舒適的生活,放棄了原已駕輕就熟的工作,拖家帶口地來到心儀已久的加油站。
三年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悄悄地流逝了。從來不知失眠滋味的我,麵對著電腦屏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焦慮、欣喜、痛苦、絕望,在各種情緒的交織中,終於為論文畫上了句號。盡管這個句號並不像原來期待的那麼圓滿。
在艱苦的寫作過程中,深深地體會到,這次的選題,隻是剛剛開啟了電視新聞語體研究的一扇門,裏麵的天地還很廣闊,但是由於目前的能力問題,我無法盡情領略其中的美好。遺憾、自責之餘,更加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和鬥誌,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鍥而不舍,繼續行走下去。
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幸運的學生,從上小學開始直到上博士研究生,每一個階段都能遇到很多好老師,他們不僅教授我知識,而且還言傳身教怎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些都使我受益匪淺,心存感激,我當謹記。
在此,向導師李佐豐先生深鞠一躬,他的睿智淵博、他的嚴謹細致為我樹立了治學的榜樣,是他帶我走進了廣播電視語體研究的大門,並將在為人和治學上繼續引領我前行。
向老師張頌先生深鞠一躬,是他讓我真正領悟了有聲語言的魅力所在,他誨人不倦的師德、執著追求理想的精神常令我感佩不已。
向老師李曉華教授深鞠一躬,是他帶領我走上了廣播電視語言研究和教學的道路,並在工作、生活中給我以無私的幫助。
感謝侯敏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她寶貴的時間為我的論文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並且無私地提供大量的資料、數據。
感謝中央電視台的友人們,為我提供第一手的電視新聞文本資料。
感謝劉宇、薑鵬夫婦,在我最艱難的時刻,為我伸出的溫暖之手。
感謝我的家人、朋友以及所有關心我的老師、同事和同學。
還要感謝許許多多在我人生當中曾經讓我感動的人,正是有了他們,讓我的工作、生活多了色彩,有了滋味。不管我身在何處,一顆永遠知道感恩的心會記錄下各種各樣的愛,並且將愛永遠傳遞下去……
李水仙
2006年4月於中國傳媒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