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天下奇士初相見(1 / 3)

縹緲峰十年一度祭天大典正在進行,無數門人子弟人頭湧動。“天下玄門,獨尊飄渺”,這是一句流傳了近千年的話。也卻如此,天下玄門大者數十,小者數百,在這其中,亦不缺乏傑出的大小門派,或獨具密技,或勢力強盛,或人丁豐碩,或富可敵國不一而足,而若論玄門天機,修成正法金身,得成仙道正果的,則非屬飄渺不可了。

飄渺峰也是當今天下之中最鼎盛的玄門之一,它和西州的萬劫穀,南州的禪音寺平分秋色,這三家自一百年前的正邪大戰之後,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是千百年來極少有的事。

自古以來,世人沉迷於世俗之中不能自拔,總有人想尋得長生之術,最終結果多是枉然。而在那荒山野塚之中,古林惡水之地,多有古怪異獸,它們吸收日月精華而成為精怪,有的甚至可以活到千年之久。

人雖為萬靈之長,卻不會吸收天地靈氣之術。也不知在哪一朝哪一代,終於有一人下定決心,要去那從無人煙的地方去探尋生命的真相。他進荒山,走絕壁,入惡水。數年間走遍五州,十數載遊遍大地。

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很多精靈異怪,有的已經修成了人形,它們將自己的修行之術告訴了這個人。他回到人世之後,大講這些年的稀奇經曆。但無奈世人多半癡醉紅塵,竟無人願意相信他的話。

他並不灰心,他自知已經找到了命運的真諦,因此他周遊五州,逢山拜山,逢水敬水,逢人便講尋他所領悟到的“道”,終於在晚年時,他收下了兩個年輕的弟子。

此二人一個叫張百川,一個叫北宮靈水。張百川生性憨厚,北宮靈水天賦卻極高。但那最初走出世俗之中的先驅卻沒有修成正果,在他的一百九十九歲生日時淡然死去。

自此張百川,北宮靈水二人繼承了他的衣缽。他們堅信師父的話,從此兄弟二人走入荒山,遍求仙術。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北宮靈水五十歲那一年,北宮靈水掌握了吸收天地靈氣的方法,並成功的將其儲存在自己的氣海之中。

張百川性情愚鈍,竟比他晚上了二十年才學會吸收天地靈氣。北宮靈水自認為自己的修行已經圓滿,他不耐山中寂寞,索性辭別了張百川獨自下山,他一入紅塵即被俗事纏身。他用自己的修為換取了功名利祿,最後取代了當時的王國,自己坐上了皇帝寶座,活到了八百歲才壽終正寢。

張百川則日夜在荒山中吸收天地靈氣,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月。他仰天長嘯一聲,竟一躍而起數百丈,直入雲霄之中方止。

張百川從此得道。他隨即離開荒山,在人間尋找合適的人傳授道業。他經過打聽才知道,北宮靈水創建了大修國,而他自己已經死去了五百年了。

張百川從此遊遍天下,這一****來到東州之地,聞東州腹地有一座妖龍山,山中有一條妖龍作祟鄉裏,為害一方,但無奈沒有人可以製的住它。

張百川立即動身來到妖龍山,他舉目四看,見這山氣勢恢宏,九座山峰真如九龍抱攏一般,竟是個得天地造化的風水絕佳之處。

張百川暗自動心,他隨即入山與那惡龍相鬥,那惡龍十分凶悍,在惡鬥之中竟將其中一座較矮的山峰削落半座。那斷峰隨即與主峰相鄰,竟隱然形成了兩座山峰。張百川將它殺死之後,那妖龍的屍首就掉落在了那斷峰之上,說來奇怪。這妖龍墜地之後,竟入地不見,而那座斷峰隨即放射出萬道金光,張百川以為驚奇,從此將此峰命名為“金石峰”

張百川除掉了妖龍的事很快就傳遍東州,當時的王國要賞賜張百川,但張百川卻婉言拒絕了封賞,他隻要了這座妖龍山。王國立即批準,張百川從此即在妖龍山定居了下來。

當時的天下經過北宮靈水的一番帶動之下,已經興起了一陣修行熱潮。張百川斬殺妖龍的事情不脛而走,很快就有很多人前來拜師。張百川將一些資質好一些的留在了身邊,其餘的隻是遣散回家。

約又過了百年之後,妖龍山的十座山峰上陸續都修建好了各類建築。張百川擇最挺拔的一座山峰居住,他將這高峰定為青埂峰,而在峰中建立的大殿則稱為通玄殿,自此以後,通玄殿成為了飄渺峰曆代的第一殿。

張百川將自己一生所參悟到的道業盡數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徒弟。一人名為清風,一名換做明月。張百川將自己的修煉方法命名為太上感應真訣,將修煉之法的等級定為九階九重。

張百川詳細交代他們:“隻有體內的靈氣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入階。而若不懂相應的入階法決則即便身懷滔天的靈氣也不能進階,正如自己的師弟北宮靈水一樣,雖然他有八百年的修為,卻始終停留在三階的位置上,直到身死也不能再進一步。這入階法決乃是台上感應真絕的重中之重,萬不可大意遺失”

清風明月諾諾點頭,張百川自封為飄渺道士,改妖龍山做飄渺峰。餘下十峰各有名字,飄渺道士壽一千五百歲,在通玄殿中正寢。死後屍身羽化,從此太上感應真訣名動天下。

清風道士做了飄渺峰的第二任峰主。他兢兢業業,在繼承了飄渺道士的衣缽之後,又苦心鑽研,終於又在原來真訣的基礎上,新增添了許多玄門秘技。如五行術,各類陣法,及諸多禦敵法決等,百年之中,飄渺峰迅速在東州之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