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氣已儼然炎夏,酷熱難耐。
吳川一中的運動場上,教練帶領著一班少年,正揮汗如雨地進行足球對抗訓練。吆喝聲,足球的撞擊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李曉,你動不動腦子啊。說多少次了,在中場要減少無謂的橫傳。萬一被對方斷球打反擊,我們就被動了。你又想橫傳?”楊觀水教練扯著嗓子衝球場內喊。
球場中,一個身穿21號球衣的少年正準備將球轉移出去,聽到教練的話不由一愣,動作停頓了一下,腳下的足球馬上被對麵對抗的隊友斷走了。
這個少年正是李曉,吳川一中高一(4)班學生,今年16歲,踢的位置是中場,但卻隻是吳川一中足球校隊替補之一。正選的位置被高一屆的高二學生陳偉民牢牢占據著。
李曉之所以能進校隊,還是由於校隊主力前鋒王康強的力薦,誰讓他們是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死黨呢。
但李曉的水平在校隊也就堪堪當個替補。他和王康強打小就喜歡踢足球,以前兩人一下課就抱著球跑到外麵找人踢去。時間一年年的過去,王康強的足球水平是日益見長。
而李曉呢,也不知道是不是不開竅的原因,就隻停留踢著玩的階段。要不是實在缺乏好苗子,加上王康強這個深得教練歡心的前鋒強烈推薦,這校隊也輪不到李曉說進就進。
由於缺乏自信,在隊裏李曉踢主動向隊友要球是少之又少,球即便是到了自己腳下也不敢上腳控球,每遇到逼搶,很快就將球橫傳出去,讓中場的其他隊友來組織進攻。用時髦的網絡語來形容李曉在場上的表現,就是純粹一打醬油的。
一輪攻防過去,足球在幾個人腳下轉了一圈,在中圈附近,又傳到了李曉的腳下。少年控住球,抬頭一看,己方的兩個前鋒隻知道一味往禁區裏擠,卻被對麵後衛看得死死的,沒有一絲空擋。
“你們倆倒是拉一個回來接應一下啊。”李曉朝前麵邊打手勢邊嚷道。
還沒等前麵的隊友現出位置,對方的後腰已經貼了上來。李曉心裏一慌,馬上將球向橫裏一撥,傳到了己方進攻路線的右邊,與自己並排的隊友。卻沒有發現,左邊那個已經前插到對方腹地的隊友正在捶胸頓足,一臉的無奈。
“哎,你個豬頭啊。”作為對手的王康強也看不過去了,“你直塞左邊不就是一個好機會了嘛。”
李曉聳聳肩,雙手一攤,表示自己沒有看到左邊的狀況。那個在左邊等半天的隊友幾乎被氣得吐血。
又是無功而返,還被對方打了一個反擊,還好王康強最後的一腳射門直接打了飛機。
球門球短傳開出來,後腰接球過渡一下,便又把球交給了李曉。沒辦法,今天替補組這邊,教練安排李曉踢前腰位置,負責組織己方的進攻。球不交給他還能給誰啊。
主力組那邊的後腰,一見李曉拿球,很自覺了就跟了過來。
李曉見又有人逼近,幹脆不看前麵了,一腳橫推,球就跑到左路去了。
那個拉了出來準備接應李曉的替補組前鋒,目瞪口呆——他可是在大禁區圓弧處沒人看防啊,球一過來就能形成射門了啊。
等到左路的隊友把球做到大禁區圓弧附近,主力組後防線又把李曉這邊的兩個前鋒看得死死的了。
“媽的,不橫傳你就不會踢了是吧。滾下來,換人。”楊教練似乎有點生氣,轉身瞅了瞅坐在場邊長凳上的替補隊員一招手,一名隊員蹭的彈起來快步跑進足球場中。再回頭看看李曉,正一聲不吭跑到場邊,一屁股坐下來。
楊觀水越看越氣,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李曉身邊,“啪”的一腳踢在李曉的大腿上,罵道:“兔崽子,不好好踢就滾教室念書去,別拖大夥後腿。”
也難怪楊觀水如此的上火,悶熱的天氣本身就是個導火線;最主要的原因是,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兩年一屆湛江市的中學生足球對抗賽就要開打了,五縣四區都會派出各自的代表隊參加比賽。
吳川市的代表正是吳川一中足球隊。吳川一中是湛江老牌的足球強校,曾經的最好成績是全國中學生足球賽的第三名,而在往屆的湛江市中學生足球對抗賽中也是戰績斐然,曾是多屆的冠軍。
然而由於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不景氣,現如今喜歡踢球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少了,家長們為了學習成績也不支持,導致好的足球苗子日漸稀少。
現在很多中學的所謂校隊已經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湊合著組一塊踢著玩。雖然明知道別的學校比自己學校也好不了多少,但楊觀水還是被這群孩子的粗糙技術氣得直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