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靠近日軍國歧支隊的後方基地郎溪建平鎮隻有十公裏。據前幾天的偵察,一是為了保證國岐支隊與十八師團的聯絡,二是為了護衛後方基地的安全,國岐支隊在鎮兵山駐有一個中隊。今天偵察班又出發了。今晚暫105團將向此處的日軍發動夜襲,盡可能的消滅之,至少要給敵以重創,威脅國岐支隊的後方,使之水陽、溧水方向的行動產生猶豫。
兩天前暫105團就開始執行白天睡,晚間活動的適應性訓練。在夜行軍約三十公裏後,夜十一點前,全團已抵達了施村外的東南方向。前鋒三連已前出至鎮兵山,進行偵察。團長張寧這次帶著警衛,隨前鋒連行動。他要實地確認還在地圖上的作戰位置與各營連的位置。這是條令所規定的。全團一小時後,也就是十二點,全團將在旅長的親自指揮下,按計劃進入鎮兵山外圍。
這個計劃是自日軍十一月三十日占據廣德後,就由當時還是團參謀長的蔣達人親自製定。此計劃的第一稿的行動時間和範圍和現在的相比,要小許多。後來在鄭雄的紅筆一圈後變成了現在的計劃。這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烈火計劃》。
《烈火計劃》大概內容是在敵攻占宣城後,先威脅宣城之敵,使之分兵寧國方向。這是計劃的第一階段。而當敵占據郎溪後,則出擊郎溪與廣德之間的公路線,對郎溪之敵形成威脅,使之在郎廣線分兵。這是計劃的第二階段。並在郎廣線遊擊兩天,然後由十字鎮東與廣德之間越過宣廣公路,回到皖南山區。而現在的計劃是,在郎廣線作戰後,不在郎廣線停留,而是繼續向東向北,進入敵114師團的後方,溧陽地區隱蔽機動,擇機給敵打擊。這是計劃的第三階段。第四階段是進入金壇地區,對敵十一師團的後方基地金壇進行威脅性攻擊,然後進入茅山山區進行休整。第二到第四階段,為一大階段,計劃在半個月到二十天內完成。下一大階段的作戰目標是丹陽、武進、宜興,同樣是三個階段,然後在宜興山區休整。最後階段是由長興廣德間進入浙江國統區,再由國統區內轉道返回皖南山區。
劉理中校自被任命為獨立旅副參謀長以來,就接手了《烈火計劃》。剛讀完這個計劃的第一頁,劉理中校就被驚呆了。劉理的手腳被電擊一樣的,顫抖起來。這一夜劉理就幾乎是在瘋狂中渡過的。淩晨一點左右,他從這個瘋狂的計劃書上抬起頭來,開始核算這個計劃中的所有數字。這一夜他連續將所有的數據核算了三遍。第二天就開始組織參謀處,並開始後勤準備。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各種物資人員向高橋村集結。這裏將是整個部隊的集結地和始發地。騾馬、糧草、彈藥、器材等等,從黃山山區與天目山區的山洞倉庫裏被不斷調出。在此過程中,劉理中校也認識到了原保安團以及寧國縣的謀劃之深遠。
這三年,寧國縣在黃山與天目山區建有十三處秘密的物資儲存倉庫。這些倉庫都是依托天然洞穴,並將之改造後形成的。寧國在這些倉庫裏儲存了價值不下二十萬銀元的各類戰略物資。布匹、糧食、鐵、zha藥、以及各種原料等等。還建有小型的可以複裝子彈和炮彈的兵工廠,還有衣被廠,一個小型化學廠等。縣城以及周邊大鎮的人員撤退時帶不走的東西,大多被轉移進了這些山洞。
興奮、除了興奮,還是興奮。還有驕傲。這樣一個瘋狂的作戰計劃雖然不是自己負責製定的,自己也沒有這個天才,但能作為這樣一個天才計劃的實施的主要負責人,劉理能不興奮,能不驕傲嗎?劉理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刻在了青青的竹簡上。
蔣達人參謀長留守寧國,負責整個寧國這個戰爭機器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