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準備威服羌方的狩獵,最後演變成小規模戰爭。雙方前後接戰六次,商軍夷平了兩個部落,斬首百餘級,虜獲三百餘婦孺。羌人向西方退卻,但預計在不遠的將來,他們還會回到這片土地上來的。
這幾次戰鬥中,商軍戰士們都注意到戎車上站了四個人,除了禦者、戎右【21】、作為統帥的君主外,竟然還有一位女性。雖然穿上了武丁特意為她準備的甲胄,就其嫋娜的身材、暴露在皮胄下的那明亮的雙瞳,他們還是立刻辨認出來,那是君王的正室夫人。
相當多的戰士為此感到愕然,不可理解,但出自戈邑的戰士們卻對他們吼叫說:“那是我們的侯,王、侯共車禦敵,有什麼可稀奇的?!”
第二年夏季,婦好因為某些原因,再次來到戈邑,並且發動了真正她自己的戰爭。為了奪取一片豐美的水草地,她統率著二十乘兵車、千餘徒步,擊敗並且屠滅了蠻族祭方的一支殘餘部族。她身穿輕便的精致的甲胄,罩著華麗的大紅披風,站在小戎正中,有節奏地擂響戰鼓。戰士們就依照著他們的“侯”的指示,奮勇殺向那些水草地原本的zhan有者——近來投奔戈邑的夏人實在太多,人口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土地來生產蕃息。
婦好還沒有回歸王都,武丁先統率大軍渡過黃河,再次踏足旨方故地。此次征伐的目標並不是羌方,而是西南麵的巴方。巴人與羌人不同,他們有自己的國家,有自己的王,甚至還有自己的常備軍隊——無論和諸夷還是諸夏相比,他們的文明都並不見得遜色。
也正因為如此,巴方構成了商朝西麵最強大的威脅,經常北出漢水,搶割諸侯領內的稻穀。羌人的暫時後退,使得武丁終於可能謄出手來,對巴方開戰了。
“必須把那些狄人引誘到平原上來,因為他們沒有戰車,上了平原,我軍可保必勝!”因為打敗荊楚而成為衣人英雄的崇侯尻也隨軍出征,他對君主提出這樣的建議。當時人們籠統地把足跡所及之處的居民劃分為五大種族,居住東方的是夷,南方的為蠻,北方的為戎,而西方就是狄,中央是夏——這些稱呼大概是從夏朝就延續下來的,本身並不包含貶義。如果某一天,諸狄、諸戎或者諸蠻也得以入主中原的話,那麼這三個字將比夷或者夏更為高貴。
武丁認同了崇侯尻的建議,他命令尻統率二十乘兵車逼近漢水列陣,以引誘巴人出戰,自己則率領主力埋伏在其身後百裏之外。就在這個時候,婦好盡起戈邑的軍隊,趕到前線,與君主會師。
武丁走出帳幕,來到轅門口,等待妻子的到來。在他想來,妻子應該身穿華美的禮服,頭上遍插絹花、羽毛等裝飾品,乘坐著張有白色傘蓋的輕車,如同燕子回歸巢穴般地,帶著歡笑,帶著渴望,馳入他的營地——按照禮儀,說不定她乘坐的是牛車,而非馬車,那樣會顯得更為端莊,也更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