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吳華既然已經不打算像廖繒武學習武術,那就開始盤算另尋出路了。吳華上網搜尋,首先查找到了一些關於匕首的資料:
匕為古代膳食器,即勺。因一類短劍形態上像匕,故名匕首。關於匕首流傳最廣遠的故事還屬荊軻刺秦王。在《戰國策》有載:‘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這裏的太子就是太子丹,最後荊軻刺秦那一刹那的‘圖窮匕見’也成為一個傳奇。
匕首的基本擊法有刺、紮、挑、抹、豁、格、剜、剪、帶等。其練法有單匕首練及匕首與其他兵器對練等。但一般匕首都為雙使。匕首
是近身格鬥的一把利器,具有“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實戰中能起到出奇製勝的效果。而匕首的打法特點有以下這些:
上刺:正握刀具,向前上右步或左步,由右肩上方向前下方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頭、頸、肩、胸部正握刀具,向前上右步或左步,屈右肘向左側平向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腹、肋部。
反握刀具,向前上右步或左步,由腹前向上方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襠、腹、腰部
正握刀具,向前上右步或左步,屈右肘向右側方向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腹、肋、腰部。
直刺反握刀具,向前上右步或左步,由胸前向正前方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胸、喉部。
斜刺分左斜刺和右斜刺兩種:
左斜刺正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由右肩上方向左下方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頭、肩、頸部。
右斜刺正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由左肩上方向右下方猛刺。這種刺法多用於刺暴徒的頭、肩、頸部
橫割分左橫割和右橫割兩種:
左橫割反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右臂前伸,由左向右橫割。這種割法多用於橫割暴徒的頸、喉部及劃刺胸、麵部。
右橫割反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右臂前伸,由右向左橫割。這種割法多用於橫割暴徒的頸、喉部及劃刺胸、麵部。
豎劃分上豎劃和下豎劃兩種:
上豎劃反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右臂伸直,由上向下豎劃。這種刺法多用於劃刺暴徒的麵部和肢體部位。
下豎劃反握刀具,向前上左步或右步,右臂伸直,由下向上豎劃。這種刺法多用於劃刺暴徒的腹、麵部和肢體部位。…………………….
…………………………………………
吳華仔細閱讀著這些,腦海內模擬了一下簡單的招數,再聯想到具體實戰的威力,整個人不禁興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