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三貴是小鎮劉家村的,家裏兄弟三人,劉三貴排行老大。劉三貴老父老母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農民,老母給劉家一口氣生下三個兒子後,在村裏很有麵子,走路腰板都挺得直直的。因為家窮,作為老大的劉三貴小學一畢業就綴學了,去廣東跑碼頭、扛水泥、掃大街賺一點錢供兩個弟弟讀書。
這樣搞了幾年,累死累活卻賺錢不多。
劉三貴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就拜村裏的一個泥瓦匠師傅為師,學磚匠手藝。跟著師傅做了兩三年後,頭腦靈泛肯吃苦的劉三貴就辭別了師傅自立門戶在小鎮上獨當一麵了。別看劉三貴其貌不揚,海撥不到一米六五,臉上還有一些小時候出天花留下來的麻子,可是他為人和氣,嘴巴子甜,看了鄉裏鄉親的老遠就大叔大媽的打著招呼,加上他手藝好,收費又合理,所以小鎮上的人建房子都喜歡喊劉三貴。久而久之,劉三貴的名氣就出來了。
劉三貴想,手藝是練出來了,可是畢竟做的還是力氣活,來錢也太慢。這絕對不是劉三貴這輩子的終極理想。劉三貴想賺大錢,可做什麼能賺大錢呢?那就是做老板。之後,劉三貴開過商店,和別人合夥辦過鋸木廠、做過牲豬販賣,可到頭來都不是特別盡人意。小鎮越來越富裕了,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慢慢的成為附近幾個鄉鎮的中心樞紐。最近幾年老百姓手裏有幾個錢都癢癢的,到處都在建房子。小鎮上還沒有磚廠,鎮裏的人建房子都是跑到幾十裏的外鄉去拉磚,既浪費了人力物力,又浪費了時間。劉三貴看到了商機,何不開一家磚廠呢?既方便了當地老百姓,又豐富了自己的荷包。
心動不如行動,磚廠就是這樣建立了起來,小鎮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磚廠。正如當初所料,小鎮裏建房的人越來越多,都到劉三貴的磚廠裏來拉磚了。劉三貴磚廠裏不做違心的事,磚廠裏的磚都是實打實的紮實,價格雖然比外麵磚廠裏的貴一點點,但隻要質量好,小鎮人還是願意都花點錢的。建房子不是百年大計也是數十年的大計,小鎮人心裏這筆帳算得很清楚。慢慢的,附近鄉鎮的人也到劉三貴這裏拉磚了,劉三貴的磚廠前經常排著長龍,有的排隊排到大半夜也是沒有輪上,隻好悻悻而歸,磚廠有點供不應求了。劉三貴的磚廠不斷的擴張,規模越來越大,壟斷了十裏八鄉的磚生意,每天進賬用日進鬥金來形容也不為過。有人眼紅,也效仿著開磚廠想分一本羹甚至擠垮他。可最後無一例外的都丟盔棄甲的铩羽而歸。於是,老百姓不得不說,有些錢該應是什麼人賺的。
錢是不用發愁了,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劉三貴的心裏也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話說美女愛英雄,劉三貴在小鎮也是個響當當的人物了,家裏自然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嬌妻。劉三貴的嬌妻王梅花可是小鎮數一數二的大美女,雖不至於一笑傾城再笑傾國,但傾鎮是沒一點問題的。小鎮有一大幫閑著無聊的後生給小鎮民間評選了三大美少婦,王梅花排第二名,為什麼沒給排第一名呢,因為第一名空缺。小鎮人喜歡製造一些噱頭,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