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裝革履的王先生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一副隨意的模樣,一邊整理自己的西裝,一邊不經心的道:“五百塊,打包快遞到我的公司就行了,地址你知道。你要是不想賣就自己留著吧。”說完,轉身向《古奇春秋》的大門走去。
王先生走出大門後,岐小健才從剛剛的失神中清醒過來。急忙追出門去,一臉熱情的說道:“王總,東西會盡快給您送過去的,你盡管放心。有時間常過來坐坐,我這好東西還是有不少的。”
王總直接打開停在路邊的車門,看都沒看岐小健一眼,顯然是對岐小健和他的《古奇春秋》已經沒有了一丁點兒的興趣。
車子發動後揚長而去,岐小健站在路旁對著車位揮手送別。別人做生意如果談成這樣,可能就不歡而散了。可岐小健不會,也不會覺得自己追出來同意五百塊成交是多麼丟人的事情。
古董行業有一句話俗話,叫‘頭載三尺帽,不怕砍一刀’,裏麵的水分大了去了。盡管,王總這一刀是坎在兩尺九的位置,可岐小健還是有得賺,當然要熱情送恩客。況且,這一單還是岐小健掛牌營業至今,半年以來的第一單生意,自然要感恩戴德,熱烈歡送。
與《古奇春秋》在同一街道的許多店主,見岐小健如此熱情的出門送客,想來是做成了一筆生意,紛紛上前道賀。
要知道古玩行業確實是暴利行業,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鄰裏街坊雖不知道岐小健這筆生意賺了多少,可上前道賀討個好彩頭那是理所應當的。
“小健生意興隆啊。”
“萬事開頭難,有了這一單,以後就財源滾滾來了。”
“岐小子日後發達了,可別忘了我們這幫街坊四鄰啊。|”
......
“大家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一定一定...”
岐小健一一還禮,和街坊四鄰故作親近寒暄,從下午四點一直到傍晚7七點才結束。
岐小健帶著政府給自己的補償款,來到這條古玩街已經半年有餘。自己經營的這間《古奇春秋》一直門庭冷清,平日裏,鄰裏街坊雖然也見麵說話,可是大多相交不深。做生意沒朋友就沒出路,今天這麼多人給自己道喜,岐小健當然要與他們打好關係。
回到店裏,岐小健一身疲憊的走上二樓,也是他現在的居所。整個二樓空空蕩蕩,出了一個衣櫃,一張書桌,就剩一張簡式單人床。
忽然間,岐小健覺得自己過得有些悲哀,身邊的人情冷暖是如此的現實。
“哎”
一口歎息,岐小健縮到牆邊的簡式單人床上,蒙頭大睡。
###
“砰!砰!砰!”
“小健,小健...”
第二天直到中午,岐小健才被樓下的敲門聲吵醒。
“來啦!來啦!”
岐小健從床上起來,到廁所簡單的洗臉、刷牙,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衣衫,這才從樓上跑了下去。
岐小健從裏麵打開店門,門一開,就搶先道歉道:“對不起,對不起,昨天睡得晚了,今天就沒能安點開門營業,真是對不起了。”道過謙之後,才打量門口的人。
來人有兩個,一個是岐小健隔壁店鋪的老板,姓黃,叫黃河水,南方人,今年四十歲左右,做房產中介的,他也是這條古玩街上少數幾個不是做古玩生意的人之一。另一個,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岐小健沒見過,想來就是客人了。
“小健,年輕人不要太熬夜,對身體不好的。”黃河水見岐小健臉上還有未消的疲態,提醒道,“這個人是來看古玩的,在你這店門口等了一上午了,你們快進去談吧。”
“謝謝黃叔了,那我先請這位先生進去,改天我請您喝茶。”
岐小健謝過黃河水,把小夥子讓進自己的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