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談中,筆者向新宅鎮的領導介紹了台灣農業休閑遊的情況,建議新宅利用本地有機茶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以及已成網絡的交通,興辦茶莊休閑避暑遊,其一,資金可建議由茶園老板投入,讓他們在種茶的同時又辦旅遊,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其二,對當地農民進行培訓,開辦農家樂,讓城裏人“住農家屋,吃農家茶,幹農家活,隨農家俗,交農家友”,具體地講在茶園采茶、品茶、摘茶,既可讓城裏人感受山區農民的生活,又可增加農民的收入,又何樂而不為呢?
15.舉辦農家樂大賽
武義的農家樂已有一定的基礎,無論在郭洞、俞源,還是在清風寨、壽仙穀,農家樂已成旅遊餐館的主體,筆者在抱弄口村青山居農家樂調查,老板告訴我們生意好時一個月有好幾萬元的收入。
但是,實事求是地講武義農家樂規模較小,水平較低,服務單一,衛生較差,特色不明顯。從餐館方麵來說,基本菜譜就是土雞湯、鹹菜豆腐、鹹菜筍、蘿卜芋、土豆等。為了提高農家樂的水平,旅遊局的領導在這方麵有很好的設想,他們提出的具體措施是:
一是要有組織保證。要完善領導協調機製,設立統一工作機構,明確職權,統籌規劃,推動全縣“農家樂”產業的發展;有條件的鄉鎮要設立“農家樂”服務中心,實行統一促銷、統一標準、統一接團、統一價格的“四統一”管理。還要建立“農家樂”協會,發揮行業自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職能作用。二是確定開辦條件,明確申辦程序。要製定《“農家樂”服務質量標準》,把“農家樂”同一般鄉村公路邊的小吃、小餐館區分開來。符合開辦條件的授予“農家樂”標誌牌,由鄉鎮“農家樂”服務中心提供代理服務。三是製定《“農家樂”規範經營管理辦法》。要加強培訓,提高經營水平,實行服務質量監督和獎懲。四是給予政策扶持。要給予“農家樂”比其他行業、產業更加優惠的政策:相關部門要采取集中辦證、減免相差規費等措施,以各種方式扶持、引導“農家樂”健康發展。
這些措施如果真正實施,肯定可以提高武義農家樂的水平。在此,為了使這些措施實施起來更生動活潑,筆者建議每年舉辦農家樂大賽,先可比農家菜的創新,要求利用本地資源,做出有特色的菜式,如柳城的農家樂能否利用荷花、荷葉、蓮子、藕等創製“農家樂荷花大餐”?新宅的農家樂能否利用茶葉和高山蔬菜創製出“有機茶大餐”?有條件後可對農家樂客棧進行評比。
16.興建武義休閑步行街
休閑旅遊和休閑經濟的發展,必須要在縣城搭建一個平台,讓到武義旅遊的遊客有地方逛街休閑、購物,為此,從桂林陽朔西街、雲南麗江、湖南鳳凰城等地的經驗來看,有一條休閑步行街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能否留得住旅客的關鍵的核心。另外武義的溫泉旅遊點都在縣城邊緣,晚上太冷清,更需要給旅客提供一個晚上休閑的地方。因此,建議在縣城興建休閑步行街。
休閑步行街可在壺山上街、下街興建,上街保持傳統民居風貌,下街發揚現代生活特點。沿街的店鋪要合理配置,突出武義特色:
(1)武義特色小吃
建議把武義麥餅、麻糍片、酥餅、壺山豆腐圓、柳城餛飩、陶村炒粉絲、少妃土雞湯等武義味特別濃的小吃集中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步行街,使遊客一邊看製作,一邊品嚐,肯定其樂融融,生意興隆。
(2)武陽春雨茶莊
建議把武義有名的幾個有機茶品牌合理分布在步行街,興辦茶莊,茶餐館,一則可以競爭,二則可以讓遊客品嚐到不同口味的武義有機茶,既宣傳了武義有機茶,又樂了遊客。有了興趣的遊客臨走時再買上幾包茶葉那肯定是個“雙贏”的結果。
(3)武義特產超市
逛街的遊客,隻要發現了真正有特色,且價廉物美的土特產,大都會有購買欲。在此特別要提出的是武義的“切糖”,主要品種有冬米糖、炒米糖、黃豆糖、粉絲糖、年糕糖、芝麻花生糖、糯米粉糖、油炸蕃薯絲糖等;糯米“花”,即用糯米粉或加蕃薯或加豆腐,或加芋,或加豆漿,再加糖或鹽,拌適量水後蒸熟,然後揉透,扞成片,劃成一寸半見方的小片,再用剪刀剪成“花”狀,曬幹,吃時用油炸,“花”會發起來,又鬆又脆;“芋芙”即把芋洗淨、煮熟、剝皮、弄碎,加入適量蕃薯粉、芝麻以及糖或鹽,揉透,搓成棍條狀,再蒸熟,涼後切成薄片,曬幹,吃法與龍蝦片一樣;糕幹:即用五分之四的糯米粉和五分之一的粘米粉,加糖和少量的水拌勻,放入特製的方格內,撒上少許芝麻及紅、綠絲,蒸熟、烘幹即成,均是武義民間在春節期間自製自食的傳統食品。改革開放以來,有不少專業戶專門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