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人類基因組DNA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1 / 2)

近二十年來,隨著人類對基因本質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遺傳學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對基因的直接研究。這種依賴在基因分析和基因工程兩個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當今,對基因的分析一改由表型到基因型那種單一而傳統的間接方法,而是更多地從基因的表達機製出發,直接分析基因中的核苷酸順序,從而了解基因的精細結構和作用機理。即使對一時無法了解順序的基因,也常先研究其部分特定順序,以便盡早地利用該基因或其某些特殊性質。

而基因工程則因人工合成大分子DNA困難重重(有時甚至連所需基因的精細結構尚未可知),更需要大量利用自然界基因庫中業已存在的寶貴遺產。

然而完整的生物DNA分子之大,使人無從下手。因此,必須先將大分子DNA切割成若幹中小片段,並分離這些片段,然後對片段加以分析和利用。在實驗室裏,總是使用限製性內切核酸酶有控製地將DNA大分子切割成中小片段。分離DNA片段最常用的手段是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是最常用的一種。

實驗目的

了解大分子DNA的限製性酶切原理和方法。

實驗原理

(―)DNA分子的限製性酶切

1.限製性內切核酸酶簡稱限製酶,是一類DNA水解酶,大多分離自原核生物。限製酶能從內部切斷雙鏈DNA,使之部分降解。限製酶與一般水解酶的本質區別在於,限製酶能夠識別雙鏈DNA的特殊順序,並於該順序處將DNA雙鏈切斷。不同的限製酶所能識別的DNA順序是不同的,被識別順序的長度一般在4到6個減基,且呈回文對稱。利用限製酶的這種性質,可以將特定的DNA分子切割成一組特定長度的片段,予以鑒定、提純或利用。

2.不同的限製酶有不同的最適反應條件,這在製造廠商提供的說明書上有詳細的說明。最適反應案件的不同主要在於溫度和緩衝液組分。其中對溫度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而緩衝液之間往往隻有很小的差別。為了避免為不同的限製酶配製許多種極其相似的緩衝液,常把限製酶所需要的緩衝液按離子強度的高低,簡單地分成三類。

(二)DNA片段的瓊脂糖凝膠電泳

1.瓊脂糖凝膠電泳因其操作簡便迅速,並且常能分辨用其它方法(如密度梯度離心)所不能分辨的DNA片段混合物,因而被廣泛應用於分子生物學研究。這種方法的檢測效果也相當不錯,可在紫外光下直接檢測少至DNA。

2.遷移率的控製是決定電泳分辨率的重要因素,而DNA在瓊脂糖凝膠中的電泳遷移率主要取決於4個參數:分子的大小:線狀雙鏈DNA通過凝膠基質的速度與其分子量的常用對數成反比。

3.凝膠中的瓊脂糖濃度:給定大小的DNA通過凝膠基質的速度與瓊脂糖濃度負相關,即瓊脂糖濃度越大DNA的通過速度越小。我們可以根據欲分離的DNA片段大小調節瓊脂糖濃度。下表可供參考。

電泳的電場強度:在低電場強度時,線狀DNA的電泳遷移率與電場強度成正比。但隨著電場強度增大,凝膠的阻滯作用逐漸明顯,大分子DNA片段的遷移率增加不大。因而一般勿使電場強度,以期獲得較高的分辨率。

DNA的分子構型:相同分子量的閉環和線狀,在其它條件相同時以不同的速度通過瓊脂糖凝膠基質。三類DNA的相對遷移率主要取決於瓊脂糖濃度,也受電場強度、緩衝液離子強度等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