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回到香港 431 衛先生留在陵墓中(1 / 2)

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後,從東向西逐次點火焚燒陵園。當時範增曾規勸項羽不要破壞秦始皇陵,但項羽置若罔聞,派英布領兵十萬包圍陵園,殺盡了秦國守陵人及部分正在修建的民工。

關於這次行動,史書上的記載非常簡單。除了太史公的《史記》還有《漢書·楚元王傳》(卷三十六):“項羽焚其宮室,往者鹹見發掘”;《水經注·渭水》(卷十九):“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動物不見窮。”

從這些信息中可以分析出來,項羽盜秦陵時動用了自己的部隊,至少有30萬士兵參與了盜掘。項羽進入關中地區後,派手下的“五大將”之一,九江王英布前去盜秦陵。英布率幾十萬士兵前去掘陵。挖了老半天,終於挖開了墓道。但當要打開墓門時,裏麵的防盜機弩萬箭齊發,好多士兵因為沒有防備,遭亂箭射殺。隨之墓道內飛出了無數怪鳥,見人就啄,不少士兵被啄傷啄瞎。接著又跑出好多怪獸,追吃士兵。英布本人根本不敢進入墓道,隻好向項羽作了報告。項羽不信邪,親率士兵進入,但到了墓內他也驚呆了,原來墓內出現了關中軍事要塞圖——“函穀關”。項羽繼續往內走,裏麵冷不丁又射出一通亂箭,嚇得項羽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便退出了墓道,一把火燒了秦陵地宮。現代的考古探測證實,秦陵確實被火焚燒過。在秦陵目前已發掘的俑坑中,至少有三個俑坑中有大麵積的焚燒痕跡,而且年代與項羽入關時間接近。在焚燒之前,不少陶俑都被人為地砸壞了。

在此之後,秦始皇陵墓居然安然地度過了一千多年,避過了盜墓賊的覬覦。

直到1974年春季才被中國的考古學家們重新發現。

而根據現代社會的科學水平,要發掘一個古墓,本不應該是難事。卻沒料到,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搪塞……

而局長告訴黃泉,這隻是表麵說辭。實際上,他們檔案科當年就有了進入秦始皇陵的計劃。隻不過,秦始皇陵太過神秘,布滿危機,他們也不敢隨便就挖開。於是,檔案科想到了當時一個聞名世界的冒險家——衛先生。

這衛先生見多識廣,曾經經曆過無數的奇遇見聞。得到檔案科的請求,他馬上從香港出發,千裏迢迢來到陝西,而局長當時就是負責和衛先生接洽的領導。

經過長時間的商討,衛先生提出了一個進入秦始皇陵的辦法。因為秦始皇地宮周圍有大量的水銀,正因為如此,多年來才免受盜墓賊的盜挖。衛先生計劃的路線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隻不過,這次進入地宮,隻能進入兩個人。於是,便由局長和衛先生一同前往。

他們挖了幾天地道,巧妙地避開了水銀的防線。幸虧地麵上有後勤補給,不然這幾天他們會活活餓死在地道裏。終於,當成功地穿越水銀河之後,他們進入了地宮之內。

這地宮正如科學家之前預料的,好比一個地下宮殿。方圓達幾十裏。局長在衛先生的帶領下,避過重重機關,直到他們到達最核心的宮殿。那裏麵正正安放著秦始皇的靈柩。而且,宮殿裏,還有一扇青銅門。

“什麼!?”聽到青銅門,黃泉脫口而出。

這青銅門,難道跟他們遇見的青銅門,是一樣的嗎?

不過,局長也不知道這青銅門是否就是黃泉他們所穿越的青銅門。因為當時他們並沒有穿過那扇門。那時候,局長的注意力全放在秦始皇的靈柩之上,忽然,他發現衛先生不知所蹤了……

“怎麼回事?”黃泉不禁問道。“你們不是應該在一起的嗎?”

局長搖搖頭:“這事我也奇怪。因為我發現衛先生的背包還在地上,可是人卻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