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們為求進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經常僻居原始森林,靜坐,冥想。在長時間單純生活之後,他們從對生物的觀察中體悟了不少大自然的法則,再從生物的生存法則,驗證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應身體內部的微妙變化,於是人類懂得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開始進行健康的維護和調理,以及對疾病、創痛的醫治本能。幾千年的鑽研歸納下來,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身健身體係,這就是瑜伽。
?因此,瑜伽並非隻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它的涵義為“結合”,“平衡”,“統一”,不僅是知性的、感性的,而且要理性的去實踐“它”,是一種幫助我們協調身體和精神之間的行之有效的傳統科學。它要求鍛煉者必須集中意識,使身體在某姿勢下靜止維持一段時間,從而達到身心的統一,使全身舒暢,心靈平靜,內在充滿能量。
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感到疲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還包括我們的心靈,因此心靈瑜伽便應運而生了。心靈瑜伽是在身體瑜伽的基礎提煉出的,它通過一個個感悟生活的小故事,幫助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輕鬆麵對生活。
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事業的不順心,朋友的誤會,家人的不諒解,感情的失敗,對子女的責任,對理想的困惑等等,一件接著一件,仿佛使我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看什麼都別扭,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這個時候,你應該把手邊的事情放下,打開這本書,做一做心靈瑜伽,使自己從萬千的煩惱絲中解脫出來。於是,你的生命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不僅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會大大的改觀。
世界其實就是一麵鏡子,它反映的是我們真實的內心世界。如果我們整天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反映出來的也就是絕望與無助。所以,我們要學會做心靈的瑜伽,讓人間的真善美來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從悲觀失望中走出來,用平和,樂觀的心態來麵對生活。當你微笑麵對一切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世界沒有給你任何的壓力,而你就會更輕鬆。
做做心靈的瑜伽,洗掉積存已久的心塵,這樣就會獲得快樂的生活,從而最終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種古代先哲所崇尚的快樂境界,並幫助那些出“物欲”而不染的人們感悟快樂的真諦。正因為他們感悟著,所以他們快樂著。
你也許改變不了自己的容貌,但是你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你改變不了事實,但是你可以改變對事物的看法;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是你可以增加你生命的寬度;你不能擁有整個世界,但是你擁有快樂,那已經足夠了。《心靈瑜伽——給心靈洗個澡全集》能幫你實現這個願望。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闡明快樂的真諦。本書文字優美,語言流暢,書中收集了關於愛情、友情、家庭等充滿睿智的故事和震撼心靈的情感故事,以及關於心靈汙點的警喻故事等等。它們會告訴你怎樣去領悟生活、感知生活和享受生活,幫您闡釋心理的困惑,助你尋找快樂的秘方,從而使你不被生活所困,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麵對世界。
打開心靈之窗
1.“讓今天更有價值”
在法國,有一個普通公民,38歲時發現患了癌症。剛開始的時候,怨恨、眼淚、詛咒、孤獨、絕望,甚至連自殺的念頭都有過,但是沒過多久,他慢慢沉靜了下來。他將“淚泉”變為“甘泉”,將“血雨”化成“春雨”,直麵從天而降的厄運。他看勞作的農夫,遠方的落日;聽樹林的音響,鳥兒的鳴叫……大自然使他重新具有了生活的勇氣。在家庭聚會上,他對妻子和孩子們說:“我要盡可能地活下去,我已從今天起接受化療。我希望你們幫助我,讓我能有勇氣麵對這個不治之症。雖然我們都不願意死去,但也不要害怕死亡,我們仍可創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他振作起精神,將自己的感覺寫成文章:“過去,我詛咒怎麼會有這樣一個上帝,他竟然讓如此痛苦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而現在,我再也不會怨天尤人了。當我在夏夜裏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發現周圍人們的善意、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髒的跳動時,我知道,這就是生活。我知道自己非常幸運,有一個對我體貼入微的妻子,很多美妙的事情在我們之間發生,我們就是生活奇跡的一部分。”
後來,他發起組織了一個特殊的集會,商定18名癌症患者每月相聚一次,互相幫助擺脫心理上的陰影,愉快地去贏得新的生命。他們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盡可能爭取多活些時間。他將這個機構定名為:“讓今天更有價值”。
心靈感悟:
其實每個人都麵臨著一個共同的命運——死亡。隻不過有的人是在可預見的將來,而有的人則看起來“遙遙無期”。可是無論怎樣,我們都不應該悲觀,抓住此時,“讓今天更有價值”,才是最關鍵的。
2.“鮮花”清潔工
有一對年輕夫婦,開車來到鄉下的一家餐廳用餐。太太去洗手間的時候,看見一盆盛開的鮮花擺在一張陳舊卻非常雅致的木桌上。洗手間裏收拾得很整齊,可以說一塵不染。這位太太使用過之後,主動把洗手台擦拭得幹幹淨淨,在上車前她對餐廳老板說:“那些鮮花可真漂亮。”
“謝謝,”老板得意地說:“你知道嗎,我在那裏擺鮮花已經有十多年了。你絕對想不到那小小的一盆花替我省了多少清潔工作。”
心靈感悟:
幹淨的環境人人都不想破壞,但如果一個地方髒亂,就隻會變得更加髒亂。讓我們永葆一顆幹淨的心靈,以致一點汙穢都能立即察覺,同時也因此能和那些心靈高尚的人彼此影響。
3.兩隻老鼠的故事
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戶人家搬家的時候,在雜物堆中發現了兩隻老鼠。正當大家齊聲喊打的時候,卻突然都住了手。他們發現那兩隻老鼠有些異樣:其中一隻老鼠咬住了另一隻老鼠的尾巴,它們像手拉手橫穿馬路的孩子那樣,大搖大擺地進行“戰略轉移”。這時候,有人喊了一聲:“快看,後麵那隻老鼠——是個瞎子!”大家定睛望去,可不是嘛,後麵那隻老鼠的頭部鼓著個瘤子似的東西,兩隻眼睛被擋了個嚴實。大家輕歎著,一瞬間就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大禍臨頭,那隻健全的老鼠不忍丟下可憐的同伴,就把自己的尾巴送到同伴的嘴裏,引導它脫離險境。看著這悲壯的一幕,人們的心倏地軟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讓出一條通道。
朋友的故事講完之後,很認真地對我說:“每次講完這個故事,我都忍不住讓聽故事的人猜猜這兩隻老鼠可能是什麼關係,你也試著說說看。”
我沉吟了片刻,說:“你一定聽到過許多諸如夫妻關係、母子關係的猜測,可是我寧願相信這兩隻老鼠沒關係。”
朋友莞爾,說:“猜夫妻關係的有一顆銀子般的心,猜母子關係的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猜沒有關係的有一顆鑽石般的心。”
心靈感悟:
對於世界來說,每個人都是過客,相逢便是緣份,不必太計較小小的個人得失,大家同舟共濟,萬眾一心,才能讓你的生命之航走得更順、更遠。
4.心裏有一盞燈
一天早晨,倫敦城大霧彌漫,一片灰蒙蒙,一兩英尺遠的地方都很難看清。公共汽車、小轎車和出租車無法行駛,被迫停在路邊。大街上,人們隻好在大霧中慢慢地步行。
大衛要去學校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必須準時趕到。他心急如焚,隻好摸索著往前走,但沒過多久就像其他人一樣迷路了。
就在這時,大衛遇到了一個熱心腸的人,對方主動詢問他有何困難,需要什麼幫助,並介紹說自己名叫鮑勃。鮑勃在得知大衛有急事之後,便自告奮勇地替他帶路。就這樣,他們倆寸步不離地穿行在濃霧之中。雖然街上能見度很低,但鮑勃卻毫不費力地走著。他領著大衛走過一條巷子,接著拐進一條大街,然後通過一個廣場,隻用了半個小時就到了學校。
史密斯十分高興,但他弄不明白這位好心人為何這樣輕車熟路。“鮑勃先生,真是太感謝您了!”他隨即問道,“在這樣的大霧裏,您是怎樣找到路的?”
“先生,再大的霧也難不住我,我是一個盲人。”鮑勃說。
心靈感悟: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眼瞎心不瞎。”鮑勃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隻因為心裏有一盞明亮的燈,所以永遠不會迷路。
5.鞋帶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扮演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準備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道:“師傅,您的草鞋帶子鬆了。”
他回答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後立刻蹲下,係緊了鞋帶。
然而,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處時,卻又蹲下,把剛才係緊的帶子複又弄鬆,顯然他想以草鞋帶子的鬆鬆垮垮,來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