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1 / 3)

26.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約翰留胡子已有多年,忽然他準備把胡子剃掉,可是又有點猶豫:朋友、同事會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取笑我?

經過數天的深思熟慮,他終於下決心隻留個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時,他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付最糟的狀況。結果出乎意料,沒有人對他的改變有任何評語,大家匆匆忙忙來到辦公室,緊緊張張地做著各自的事情。事實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時沒有一個人說過一個字。

最後他忍不住先問別人:“你覺著我這樣子如何?”

對方一愣:“什麼樣子?”

“你沒注意到我今天有點不一樣嗎?”

同事這才開始從頭到腳打量他,最後終於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也講過一個類似的故事。

他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口人坐在大餐廳中。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裏一個不被人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尋不著時再跳出來。

然而令小英若誠大為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這才蔫蔫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自那以後,他就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心靈感悟:

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感覺,這種心理源自於過度的自信。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關注你,評論你。事實上,每個都有自己的中心,那就是他自身。

27.中國人

我的一位留學生朋友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輛公共汽車上,一位男士忽然發現有個小偷正在把手伸進一位婦女的手提包中。他大聲咳嗽了一聲,以期引起那位婦女的警覺,不料那小偷卻回過頭來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嚇得他趕緊將目光移向別處。小偷見他如此害怕自己,趁勢又蹭到他身邊,半偷半搶地把他的錢包也給拿走了。男人一邊壓住“砰砰”的心跳,一邊心中暗自慶幸:幸好今天包裏沒裝多少錢,就當送給這小子了,媽的。

講完這個故事,留學生朋友又講了一件他親身經曆的事。

他剛到國外不久,華人朋友開的餐廳裏有兩個雇員臨時有事請了假,朋友就打電話叫他去了。

快到關門時,闖進兩個搶匪,用槍指著他和朋友,把櫃台上的錢洗劫一空。搶匪一走,他立即打電話報警,奇怪的是朋友反而勸他算了,他不解,朋友說:過會兒你就知道了。

警察迅速地趕到了。一位精幹的白人警察步入店內,詢問他們事發經過。他繪聲繪色地把經過描述了一番,警察在小本上隨便記了一番,便開車走了。

朋友說,認倒黴吧,準沒結果。他不相信:當地警察的認真及效率是很有口碑的,為什麼如此悲觀呢?

原來,剛開始遇上此類情況時,華人必是積極報案,警察也認真高效地處理,可臨到需要證人出庭做證時,華人往往害怕報複,而不願出庭作證,這樣就使警察的努力前功盡棄了。時間長了,警察對華人的類似小案件便應付了事,而罪犯們也就專愛搶華人。朋友講完這其中緣由,他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心靈感悟:

明哲保身是中國人的處世法則。大家總以為這樣就可以躲避災難,而事實卻是更大的災難因為你的行為正在醞釀。

28.懷才不遇

小王和小李是藝術係的同班同學,小李畢業後因父親的關係,進入某報社擔任美術設計工作。

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見小李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痛罵報社隻認人情,不長眼睛。但是原本才學遠不及小王的小李,由於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經常能接觸最新的材料與作品,加上困而後學的努力,幾年後樹立起自己獨特的風格,也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小王終於不再譏評小李,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時的懷才不遇,變為真正的外強中幹,作品的水準,已經遠遠落後於小李了。

心靈感悟:

對付不公平待遇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倍的努力,用你的勤奮創造出一個公平的社會。如果事事怨天尤人,最終毀掉的隻能是你自己。

29.生命不可貪

那是1965年,卡爾基老太太已經九十歲了,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非要每月給她一筆養老金不可。此人叫拉伯萊,是法國小有名氣的法律公證人。他先念了一陣慈善經:為使卡爾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倫之樂,他將慷慨解囊,每月發給老太太2500法郎養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但心想: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世間哪有這種好事!在老太太追問下,拉伯萊終於說出了全部的盤算。養老金不是白給的,老太太去世後她祖先留下的那幢房子要歸拉伯萊所有。老太大微微一笑,答應了,並到公證處做了公證。

當時拉伯萊年富力強,僅46歲。他胸有成竹、穩操勝券地斷定已近百歲的卡爾基頂多再活七八年就要走人了。

貪心的拉伯萊天天盼老太太生病快死,但她卻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帶勁兒。而工於心計的拉伯萊卻抑鬱寡歡,每況愈下,終於在1995年77歲時患心肌梗塞撒手西歸。到拉伯萊死時,30年間先後給卡爾基老人90萬法郎養老金,高出房產4倍多。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卡爾基老太大得知拉伯萊死時,傷心地流淚,十分惋惜地說:“他有很高的文化,可惜不虛心!為什麼不找我要一瓶APC備用呢?”當時老太太還嘟嚷一句:“唉!拉伯萊先生!這麼聰明絕頂的人怎麼也會做虧本的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