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整個金鑾殿驟然間安靜下來。
一個個呼吸都暫停了,就連跟了朱莫邪十年的尚銘都是瞳孔一縮,不可置信的看著他那不容抗拒的表情。
“皇上,萬萬不可啊。”
一道有些慌張的蒼老聲音突然響起,鑽入了朱莫邪的耳朵裏。
朱莫邪扭頭一看,腦子裏瞬間就湧出了關於此人的信息。
這位年邁的老者乃是現今的兵部尚書王複,被後世戲稱為泥塑六尚書之一。
寓意為雖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卻也是個牆頭草,任人擺布揉捏,像團爛泥。
對此人,朱莫邪倒是沒有太大的惡感,畢竟朝堂之內,風起雲湧,太過剛正不阿的人,會死得很快。
像王複這種明哲保身,隨著潮流走,卻不怎麼作奸犯科,老老實實恪守本分的人,朱莫邪還是沒那麼討厭的。
當下便是釋然一笑道:“王愛卿有何高見?大可說出來,朕不會怪你的。”
見到朱莫邪並沒有發怒,王複原本懸著的心,頓時掉到了肚子裏,長舒了一口氣,施了一禮,道:“皇上,您有所不知,太祖出身民間,君臨天下後亦是愛民如子,對全國各地的賦稅都很是寬厚,甚至於每個地方,隻需繳納少少的太倉稅,絕大多數都留下當地縣衙,以備不時之需,救濟百姓。”
“我泱泱大明,因為此等政策,才讓民心所向,國家固若金湯。”
朱莫邪臉色不變,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複見到朱莫邪沒有異狀,便組織一下言辭後,繼續道:“先皇為君仁和,對百姓寬厚,數年前更是將賦稅減低。”
“這幾年,每年收到國庫的賦稅,到達了曆史上最低的幾百萬兩銀子,堪堪能供養軍隊開支,和朝政支出,盈餘寥寥無幾。”
王複雖然不算個愛民如子的好官,卻也恪守本職,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現在所說的也全都是實情。
大明賦稅的確算是曆史上最低的朝代之一,連幾百年前的大宋,那麼一小塊國土,收繳的稅每年都有上億貫,也就是億兩白銀。
足足是成化年間的幾十倍。
並非是說,大明時期的人口還比不上宋朝,隻是稅收寬厚,而且不收工商稅,不收任何雜稅。
每年到國庫的現銀從未超過千萬兩之數,加上地方上貢的糧食,特產等等,加起來價值也不過數千萬兩。
總而言之,一個字,窮!
“皇上,您若是免賦十年,大明百萬將士就要無餉可發,滿朝文武無祿可領,到時候,天下大亂啊。”
“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王複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請求朱莫邪撤回聖旨。
數十位大臣見到朱莫邪的臉色微變,還以為他有所動搖了,紛紛跪倒在地,一起高聲懇求起來。
畢竟,若是真的免賦十年,他們這一大堆人的利益就都要受損了。
每年的賦稅雖然不多,可地方上存了九成多是不需要交上來了。
懂事的地方官,到了時間自然會一一給他們送上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