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中也有許多飽讀詩書之人,自然是不難猜出此時的皇帝的意思,想要敲打朱莫邪,甚至是磨一下他的銳氣,而這其中更嚴重的,就不是他們敢猜測下去的。
但是大家的輿論卻是在這不知不覺之間,變成了偏向朱莫邪一方,畢竟人們總是喜歡同情弱者,在這場局麵之中,此時的李世民無疑是扮演了大惡人的角色,這些百姓也是很有自己的三觀的。
朱莫邪在之前打勝仗,有許多是運用了自己超前的眼光,還有在此時的他,帝龍之軀小有成就,簡單的做一些影響當時的天氣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到。
或許會有人覺得朱莫邪此舉實在是太過於逆天,畢竟,不管是這麼說,在這個時代,修道者雖然多,但是想參與進朝廷國事之中,卻是不可能的。首先,天道就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修道跟凡人,注定不可能產生交集。
但是像是朱莫邪這樣身具人皇命格的人,卻是可以超脫之外的,何況此時的他是在兩軍交戰的時候動一些小小的手腳,這樣子一來的話,即使是天道,也不會多說半句。
朱莫邪這次來到蒙古,一開始,他曾經吃了一些小虧,但是很快的,在調整過來以後,朱莫邪開始連連勝利。
逼得蒙古人動用了刺客,軍帳之中發動行刺,卻沒有能夠刺破朱莫邪的身體,這點實在是駭人聽聞。
以至於其他軍帳內的將軍,在此事之後,看著朱莫邪的時候,都有幾分看鬼神的感覺。
畢竟這已經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層次了,這個時候,眾人才想起來,在一開始的時候,朱莫邪可是以能人異士的身份位列朝廷上的。此時的他,頂多也就算是回歸本職了而已,那些想要朱莫邪死的人這次,恐怕就隻能失望了。
朱莫邪曾經向大唐皇帝要糧草和兵馬,但是等來的卻隻是一張聖旨,其中李世民假惺惺的安慰了一番朱莫邪被刺殺的事情,然後對朱莫邪沒有受傷的事情表示了十分的欣慰,這些外交令十足的話語,聽著隻是讓朱莫邪覺得十分的惡心李世民的語氣。
在此時這樣的環境之下,對於眼前的一切事情,很多的時候,朱莫邪都是秉持著無語的態度。
尤其像是眼前的李世民這樣的人,更是讓朱莫邪感覺到不適應,這李世民的心中,恐怕隻是期盼著自己死去吧,隻是沒有抓到自己的把柄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卻還對自己如此假惺惺的表示慰問,實在是讓朱莫邪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麼才好。
假如是換成了其他的時候的話,朱莫邪早就已經隨手將這聖旨給丟掉了,既然李世民都已經如此絕情,那麼,朱莫邪自然也不需要客氣。
這朝廷之上的動作,朱莫邪愈發的頻繁了起來,想比較做皇帝的經驗,李世民還比不過此時的朱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