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用你的專心再加上恒心打開財富的突破口(2 / 3)

1973年,蓋茨的父母正擔心他對電腦癡迷會玩物喪誌時,蓋茨放棄電腦選擇了法律專業,腳踏實地地向律師的道路走去。然而,他們可曾知道,蓋茨入學後,就陷入了極度的痛苦與矛盾當中。對於其他人來說,能夠就讀著名的哈佛大學應該感到異常的榮耀,可是對蓋茨而言,卻是一種折磨,是人生最痛苦的時期。

蓋茨在哈佛大學一邊讀著法律,一邊繼續自己的夢想,他將主要的心思都放在了計算機上。他幾次想放棄在哈佛讀書的機會,去從事計算機的開發事業,但由於父母的強烈反對,再加上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他不得不繼續留在哈佛上學。而艾倫隻要一聽到有關計算機世界的新消息,就會跑來告訴蓋茨。一次,艾倫在雜誌上看到了一張台式計算機圖片,高興地拿著它來向蓋茨宣布這個消息。蓋茨見說明文中寫著“世界上第一部微型計算機,可與商用型號的計算機相匹敵”,高興地對艾倫說:“看來我的設想就要實現了,計算機很快就會像電視機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兩個人為此興奮不已,他們似乎看到了自己夢想的實現,看到了自己事業的步步高升。因為計算機得到普及就意味著對程序的需求會日趨增加,而他們所擅長的就是編程,這樣,他們就有了用武之地。

一個龐大的新興科技領域的出現,被兩個天才少年預測到了。他們認真地分析了個人電腦的誕生,認為個人電腦需要一種微處理器,而微處理器又需要一種語言指令,他們在這方麵很擅長。

於是,蓋茨給個人電腦的發明者羅伯茨打了個電話,聲稱他們是西雅圖交通數據公司的,已經為阿爾塔成功開發了BASIC語言解釋程序,問羅伯茨是否感興趣。羅伯茨對此當然興趣濃厚,但是他要求“現成的BASIC”。他請蓋茨和艾倫去演示他們的BASIC語言,蓋茨語氣堅定地說:“三星期之內,一定將現成的BASIC語言送到阿爾伯克基。”實際上,蓋茨在答應羅伯茨時,BASIC語言還是空中樓閣。交貨的時間眼看就要到了,蓋茨和艾倫日夜奮戰,程序幾乎是半睡眠狀態下編成的。

在交貨的前夜,BASIC語言還沒有最後完成,直到第二天早上,BASIC語言才正式完工。他們用顫抖的手把BASIC程序裝入電腦,在場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試驗的成功。在一片歡呼下BASIC語言運行成功!

如果說在此之前,計算機還是死的,那麼在BASIC產生之後就賦予了它生命,讓它活了起來。隨後,艾倫被羅伯茨邀請到他的公司工作,而蓋茨則在哈佛繼續讀他的法律。蓋茨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打算,他在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法律專業和去從事自己熱衷的計算機行業的矛盾中徘徊不定。最終他痛下決心,放棄了法律的學習,離開著名的哈佛大學去追求他的夢想。

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他的父母都是當地的名人,哈佛又是名校,前途之廣闊可想而知,可是蓋茨卻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選擇——退學,去做計算機——當時沒有多少人能了解的東西,父母對此傷心欲絕,可是蓋茨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比爾·蓋茨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學業,踏上了充滿坎坷的創業之旅,在艱辛的努力下,終於在1975年和艾倫成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公司——微軟。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向全世界宣布了20世紀80年代電腦界最大的一項新聞:新一代個人電腦IBMPC問世。這是IBM和微軟合作成功的結果,隨著IBMPC機一起銷售的PC—DOS(MS—130S)及一係列微軟公司的軟件,也被帶入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大市場。而且,伴隨著兼容機的發展,微軟軟件市場也在不斷地擴大,它不僅可以應用在IBM電腦上,對於其他類似的兼容機都能應用。可以說在當時刮起了微軟軟件熱銷的旋風,將微軟軟件刮遍了整個世界。

1984年,對於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來說都是大豐收的一年。除了MS—DOS(這時已推出V3.1版)這個公司招牌以外,還有Paa—c81、C、Word、GW—BASIC等一大批軟件暢銷於全世界。蓋茨順利地取得了軟件公司的頭把交椅。

1990年5月,在微軟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又推出了Windows3.0。曆盡千辛萬苦的比爾·蓋茨在Windows3.0的發布會上並沒有自吹自擂,隻是簡單精煉地對Windows3.0做了一次介紹,向廣大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雛形。比爾·蓋茨和微軟公司因成功地推出了Windows3.0而名震遠洋,公司股票屢屢上升,實力不斷地壯大。“軟件大王”的榮譽稱號落到了蓋茨的頭上。

機會總是偏愛有心努力的人,每個人都有機會,隻是有的人把握住了,有的人沒把握住,甚至擦肩而過。

實際上,做一件事情往往不是想想這麼簡單的,要想成功,就需要在正確的方向指引下,堅持到底。正如李嘉誠所說:“恒心是一種心態,恒心不是一種生活,真正有恒心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標,且願意承擔責任,機會往往就在這個時候出現,我們也更容易抓住機會。”

3.耐心地等待投資機會的到來

我所見過的獲得極大成功的人,總是歡歡喜喜,滿懷希望的人。他們處理事情時臉上總帶著笑容,像個男子漢那樣,接受這塵世生命中的變遷與機會,不會輕率地麵對來臨的艱苦和順利。

——查爾斯·泰士裏

富有傳奇色彩的羅傑斯一直成功地扮演著投資領域裏“大眾情人”的角色。羅傑斯的投資天分在他6歲的時候就已經展露出來。當年羅傑斯向爸爸借了100美金,買了個花生烘幹機,然後在青年聯賽上出售軟飲料和花生,5年後,他不僅收回了成本,還獲利100美元。

從耶魯和牛津畢業後,羅傑斯攜手索羅斯,兩個投資奇才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隨後的10年裏,量子基金的複合收益高達37%,遠遠超過了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

1980年羅傑斯跟索羅斯分道揚鑣之後,羅傑斯開始分批買入當時的西德股票,持股三年後,1985年與1986年羅傑斯將西德股票分批賣出,僅僅三四年的時間,就獲得3倍利潤。當時西德的市場情況是,從1961年一直到1982年8月,西德股市完全無視這21年來西德經濟的持續蓬勃發展,從來沒有出現過多頭市場。因此,羅傑斯認為,西德股市極具快速增長的爆發力,此時投資西德股票的話,肯定可以確保不賠錢。

在看準西德的總體投資大環境後,羅傑斯又感到了當時的西德大選將是西德股市迸發的契機。果然不出羅傑斯所料,在基督教民主黨贏得大選的當天,西德股市果然大漲,羅傑斯取得了巨大成功。

奧地利股市是很少能引起外界關注的,但是羅傑斯卻沒有忽視它。1984年,奧地利股市暴跌到1961年的一半時,羅傑斯第一時間親自前往奧地利進行實地考查。經過細致入微的調查研究後,他感到賺錢的機會馬上就要來了,於是羅傑斯毫不猶豫地大量購進奧地利企業的股票和債券。第二年,奧地利股市如羅傑斯所估算的那樣,竟然起死回生了,而且股市指數竟然在暴漲中上升了145%,見好就收的羅傑斯滿載而歸,並從此被崇拜者敬稱為“奧地利股市之父”。

對於投資,羅傑斯有自己獨到的感悟。他認為投資中沒有什麼固定的規則,每個投資者都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羅傑斯本人就比較喜歡買進那些不太受人關注的而且股價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偏離大眾路徑的選擇是非常需要信心和勇氣的。羅傑斯並不是隨意追求個性在股市中尋找另類感覺的投資者,他的選擇是建立在紮實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羅傑斯常常奉勸急於求成的投資者:如果想要長期地賺大錢一定要腳踏實地。

雖然在金融界叱吒一生,但是羅傑斯始終認為自己並不是依靠天分和聰明,他說自己確實是在非常、非常、非常勤奮地工作,如果一個人能非常敬業,非常努力地工作,同時也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非常感興趣,就離成功很近了;羅傑斯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把握可以保證,市場永遠是錯的,如果不作獨立思考,始終抱著羊群心理,肯定會輸給市場;他還奉勸那些盲目的投資者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前,最好什麼也別做。羅傑斯承認自己從來都不抱有暴富心理,他給自己定的目標竟然是絕不賠錢,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發現大好機會才投錢下去;對他來說等待遠遠好於盲目投入,在平常時間,最好靜坐,愈少買賣愈好,永遠耐心地等候投資機會的來臨。這些看似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話,就是這位大師投資時的至理法寶。

4.用心專一才能更快成功

人,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誌則斷不甘為下流。

——李嘉誠

漢斯是個成功的演說家和作家,在他閑暇的時間,喜歡與鳥類打交道,觀察並欣賞那些小鳥們的起居生活。幾年前,漢斯買了所住宅,那個地方環境幽雅,附近草木蔥蘢,正是他與鳥兒打交道的好地方。入住後不久,漢斯就發現後院有很多小鳥,於是他就在那裏裝了一個喂鳥器皿,每天把食物都按時送到那裏,等待著小鳥來吃。但第一天,小鳥們就沒有吃到,漢斯也沒有觀察成,因為在日暮時分,有一群小鬆鼠來到這裏,推倒了盛食物的器皿,吃掉了裏麵所有的食物。漢斯看到這種情形,他絞盡腦汁想盡了各種辦法,但都無法讓鬆鼠遠離喂鳥器皿。

漢斯在萬般無奈之下,就到當地一家五金店去轉悠,希望在那裏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還真的找到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喂鳥器皿,器皿外還帶有鐵絲網,並且還有一個讓自己聽起來就很舒心的名字——“防鬆鼠喂鳥器”。漢斯心裏想,這回可保萬無一失了,小鬆鼠再也沒有辦法來吃食了!他爽快地買下它,回到家就趕快安裝在了後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