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說過了嗎我們隻是在秦陵的墓道外圍,真正的墓道都已經被那些屍體和土層掩埋了。”侯文峰滑下繩索站定之後說道。
“你一個人頂上一隻考古隊和盜墓的了。”老牛此時也打趣道,隻見他頓了頓又說道“秦始皇陵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巨大,為了保護墓室不遭地下水的浸透,史書上曾說在墓室的外圍有一條長達千米的阻排水渠,在地下深處更是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叫人難以想象的防水大壩。”
“這話並不假,事實上當初看到那場景時我也被震驚了,確實非常的宏偉,這淺灘的下遊就是。”侯文峰說著就開始順著淺灘往下走去。
我忐忑的跟著侯文峰一直往下走,果然在半個多小時的路程裏,腳下的淺灘慢慢變成了一條彙流的河流,於是我們隻好沿著河岸邊的碎石灘前行,又走了一陣果然是看到了一個龐然大物橫亙在河道中央,走近一看才知道這就是老牛說的讓人難以想象的防水大壩,還真是高的出奇,我們站在大壩下的河道邊上就如同螻蟻般渺小,這大壩高的仰頭都看不到邊際,高度更是無法目測,更為驚奇的是這防水大壩居然全是黃泥般的材料,能修建這麼高站在下麵甚至能讓人感覺站在了迪拜的哈利法塔下。
“我的個娘啊,太誇張了。”老牛不禁也張大了嘴巴驚呼道。
“這大壩的底部是由厚達十多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八十米寬的黃土夯成,上麵比好幾個足球場還大,規模之大確實叫世人難以想象,如果沿著這條修建在大壩上的黃土梯子上去還會看到它的排水係統甚至堪比現代,不過我們的目的地並非在這上麵,而是沿著這條大壩下方橫向走到對麵去,在那裏我掘通了一條直達地宮的通道。”侯文峰指了指在大壩上傾斜直直修上去的階梯說道。
我有些吃驚,如果往這條梯子上走,稍有不慎摔下來就是一命嗚呼了,好在並不是往上走。
侯文峰開始沿著大壩橫向走去,這大壩下方有一條寬能容三、五人通過的路,路的內側就是大壩,外側就是那不斷彙流到這裏來的地下暗河的河水。
“秦人真是聰明,這排水係統非常的現代,北京的國家大劇院也不過是按照這套辦法來解決水浸問題的。”老牛似乎已經看穿了這排水係統的結構了。
“對,在上麵你能看到用那些古老的銅、鐵做成的非常機械化的設備,那些東西按照天幹地支排列,每隔上三年五載就會動一次,這裏的水會被分散開來排泄到各條地下暗河,因此不至於淹沒秦陵,司馬遷的《史記》曾說秦始皇陵‘穿三泉’,意思是說秦陵穿透了三層地下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隻不過司馬遷或許沒想到地下有這麼宏偉的大壩幾千年以來一直在工作,否則怎麼可能‘穿三泉’?我們從通道的外圍走,一來躲過了通道內隱藏的陷阱,二來這裏空間大也方便我們行動。”侯文峰一邊走一邊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