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州境類的瀚、寧、瀾三州交界之處,有一片綿延不知其幾萬裏的山脈。這山脈中,草木繁盛,靈氣氤氳,珍禽猛獸橫行,看似生機無限。可此山,卻名陵山,意指其葬送了不知多少生靈,是山卻似陵。甚至有傳說其在上古之時,更是葬送了萬萬與天齊平的強者。
可在這山脈的最中心,卻是一片荒蕪,草木不長,鳥獸不近。可最為奇異的是,此處居然有一片村落,竟是有人居住!
此刻,一名身著灰色粗布衣服的少年,其約十五六歲,劍眉星目,儀表堂堂,身材高挑卻略顯瘦弱。正被一群七八歲的孩子擋住去路,七嘴八舌的譏諷。都是諸如“十五歲了還是煉體六重,實乃廢物”之類的言語。對此淩卻不在意,須知他作為村中大祭司的獨孫,有此天資,卻是令人失望。長輩的歎息,同輩的冷嘲熱諷,似不曾與他想離。可偏偏他心性堅毅,被村中大長老賞識,與其奶奶大祭司力排眾議,為淩取得了無限製在書祠閱書的特權。此事更是招人嫉恨,無疑更是將淩推向了風口浪尖,雖忌其奶奶,無人敢對淩出手,但惡語相向卻是在所難免。
以淩的心性和遭遇,又怎會在意一群孩子的譏諷。他繞開來不再理會,直往書祠去了。這是他每日必修的課程,閱功法、古籍、寶鑒。希望有一天可以改變自身資質,成就強者。
這樣一直到黃昏來臨,淩才走出書祠,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可在這時,一聲怒吼喊住了淩,一個同樣十五歲的黑袍少年背著一個鼻青臉腫的七八歲孩童,攔住了淩的去路。那孩子正是先前眾多譏諷淩的孩子中的一個。“淩,為何出手傷我弟弟?”一上前,這黑袍男子便嗬責問罪。"你弟弟非我所傷”淩隻說了一句,便繞開路來準備離開。這黑袍男子被淩冷言相向,頓時臉色難看。便又攔住淩的去路,準備羞辱一番。這黑袍男子已進入入靈三境之中的衝境,淩自然不是對手。
修煉一途,煉體通九脈,九脈乃是指連通人體五髒和四極的主脈。然後便是入靈三境,開,納,化。開丹田之門,納靈氣於丹田,再以所吸納的靈氣化開丹田,使丹田成為可以容納靈氣的容器。
這黑袍男子十五歲入開境,尚屬資質低下。可想而知淩的資質有多差,更何況淩所使用的資源絕非這黑袍男子可比,由此更顯淩廢體之名名不虛傳。
淩察覺男子意圖,便開口道:“村中禁止私鬥,若有矛盾,可報長老閣請其裁決”聞此他隻得罷手。長老閣的大長老可是對淩頗為讚賞。更遑論淩的奶奶是村中第一高手,而且極為護短。況且,他深知他弟弟並非淩所傷,隻是他不能容淩,所以才找機會尋淩的晦氣。
望著淩遠去的背影,麵色難看,拳頭緊握的黑袍男子隻得大聲嘶吼:你不是大祭司的血脈,你隻是被撿回來的沒人要的野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