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宴請的細節(1 / 3)

為請客吃飯找個好理由

宴請是求人最常用的一種手段,恰當的宴請可以為求人順利和成功提供條件、奠定基礎。中國有句古話叫“無功不受祿”。因此,請別人吃飯一定要找個合適的理由,要知道,恰當的宴請能大大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提高辦事的成功率。如果對方能欣然赴宴,那麼求他辦的事也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劉強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的他和辦公室裏元老級的同事總有些不合拍,連科長都說他有些木訥。辦公室裏的同事總能找到理由請客,科長也時不時欣然前往。而劉強更加被孤立,雖然他也在尋找請客的理由,以期拉近和大家的關係。

劉強沒有女朋友,生日也還有半年多的時間,他實在找不到可以宴請大家的理由,又怕落個馬屁精的雅號。這天,劉強在路邊的飯廳吃午餐,看到對麵有個福利彩票銷售點,很多人排著隊在買彩票。馬林靈光一閃,頓時想到一個好辦法。

從那天,劉強開始買彩票,還有意無意將買來的彩票遺忘在辦公桌上。劉強買彩票的消息,在同事間不脛而走。還沒等大家把這個消息炒成辦公室最熱門話題,劉強一天早上鄭重地宣布自己獲得20000元的一個獎。下班了,同事和科長被請進了飯店,酒足飯飽後,劉強從大家的眼神裏看到了認可和友好的神情。

從此以後,他也漸漸融入了辦公室這個大集體,上司和同事對他伸出幫助之手。就連他以後結婚分房的事,也是科長和同事鼎力相助的結果。而這一切要謝就得謝那次虛擬的“中獎”啦。

所以,宴請別人一定要找個好理由,理由找好了,才能讓對方欣然赴宴,你的事情也就有希望了。

根據辦事的性質、對象而采取不同的方式發出邀請。如大多數學者、專家、領導等,工作忙、時間緊,對他們最好提前相約,以便他們做好工作調整、時間安排;如對某團體的要人,公開邀請,甚至借助傳播媒介,既能體現公正無私、光明磊落,又利於引起關注、促進宣傳、擴大影響。

對別人發出邀請,或者采用開門見山式,例如,當你想邀請上級領導吃飯時,就可以直接說:“請問徐經理嗎?我們現在在某某酒樓吃飯,過來認識幾個朋友吧,我們等你來啊。”這種方式既顯示出了關係的親近,活躍氣氛,又能使求人辦事變得很自然。

或者采用借花獻佛式,例如:“陳工!今天獲獎名單公布了,我中獎了!走吧,我們去慶祝慶祝!”然後在酒宴上再提自己求他所辦之事,那個時候他的酒都喝了,哪好意思不幫你?

或采用喧賓奪主式,例如:“哦!你中午沒有時間啊?沒有關係,這樣吧,下午我去訂個位置,然後晚上你帶上你的家人,我們一起去吃怎樣啊?晚上我給你電話哦!”這樣發出去的邀請,別人就很難再有借口推辭了。你也就有了接近對方,求其辦事的機會。

如今,請客吃飯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原來意義,變成了一種排場,一種麵子,一種投資,一種手段。因此,有人戲言:“做事情離不開請客吃飯。”也許人們正是發現了請客吃飯是一種十分體麵而又毫無風險的“創收手段”,所以請客的理由越來越多,五花八門。比如生日、喬遷、工作調動、開業典禮等都要請客,單是在孩子身上就有滿月、百天、抓周、生日、上大學等多次請客的機會。甚至在求人辦事時,也會找出好多理由宴請別人。

所以,要想把事辦成,就要找一個好理由宴請所求之人。

精心挑選宴請地點

宴請客人時,用餐地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飯店的遠近、服務態度、食物的質量等等。各種因素都會對宴請活動產生不同的影響。

選擇地點時,可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宴請別人時,要考慮被宴請的對象和事由,選擇宴請地點。

根據主人意願、邀請的對象、活動性質、規模大小及形式、商談的內容等因素,選擇宴請的地點。一場宴會,你所宴請的對象可能不止一兩個,要想讓一種宴會環境滿足所有與宴者的心理要求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盡量滿足大多數與宴者的客觀要求的同時,側重迎合其中少數特殊人物的心理要求。很顯然,這些特殊人物對你辦事情要有非常大的幫助才行。當主賓的地位、身份、影響高於主人時,以主賓為主。當主賓的身份、地位低於主人時,則要以主人為主。

2.確定宴請地點時,要考慮周邊環境、衛生、設施和交通狀況等問題。這樣,於人,於己都很方便。

(1)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選擇用餐地點,對於交通方便與否,也要高度關注。要充分考慮聚餐者來去交通是否方便,有無停車場所,有無交通線路通過此處,是否有必要為聚餐者預備交通工具等一係列的具體問題。

(2)選擇衛生良好的飯店。外出用餐時,人們最擔心的就是“病從口入”。所以確定宴請的地點時,一定要看其衛生狀況如何。倘若用餐地點過髒、過亂,會破壞用餐者的食欲。

(3)選擇環境幽雅的地方。對現代人來講,宴請不僅僅是為了“吃東西”,而且也講究重環境。如果用餐地點檔次過低。環境不佳,即便菜肴再有特色,也會令宴請大打折扣。

這裏的環境既包括宴會舉辦場地的自然環境(如,湖邊、鬧市、船上等),宴會所在的建築環境(如,酒店建築風格、餐廳裝修特點等),也包括宴會舉辦場地——餐廳的大小、空氣狀況和環境布置等。

3.在選擇餐廳時,要特別留意餐廳的用餐環境。

挑環境時,必須考慮以下三方麵因素:

(1)包間要足夠大。在一個相對寬鬆的空間裏,氣氛才能輕鬆;環境好,心情也會跟著變好,飯桌上氣氛會比較融洽。

(2)包間要有獨立的沙發區和衛生間。吃飯時客人一般不會同時到達,沙發區可以給先到的人有一個休息之處。另外,沙發最好為U字形或L字形,因為除了非常熟悉的人,人們並不習慣在沙發上並排而坐,尤其是初次見麵的朋友,保持一個禮貌的距離很重要。

(3)如果宴請政府領導或很重要的客戶,要留好地麵停車空間,最好不用地下車庫。地下車庫一般沒有裝修,看上去比較髒亂,客人一進入,心情就會受影響。而且,從地下車庫上地麵的通道,沒有人給開門。這樣會讓客人感到不太受尊重。選地上停車處,車門、樓門、房門都要有人給開,這才顯出對客戶的尊重。

除此之外,確定宴請地點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詢問你的客人是否有某些飲食方麵的偏好,比如是否屬於素食主義者或者是否愛吃魚等等,事前確保你選擇的飯店符合客人的口味。

(2)選擇一處大家都喜歡的地點就餐,讓聚會中的每個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說,要事先問清楚有沒有適合素食者的選擇、小孩子用的高凳,還有那些對某些食物過敏的人能吃的東西。如果聚會上的人有需要的話,甚至還要看看有沒有足夠的車位。

(3)請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飯店,請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飯店。對熟人(包括家人、朋友等),可以去以前沒去過的飯店嚐嚐鮮、探探路,熟人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可以隨心而為,可暢心問價、調換,等等。而請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客人則要求對整個點菜服務質量等了然於胸,這樣就需要去一個熟悉的飯店。

準備工作,不能有絲毫大意

宴請是人們交往中最常見的交際形式,它是廣交朋友、建立聯係的媒介,也是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的場所。所以宴請之前必須做好一些準備,比如宴請的類型有很多,不同的宴請在菜肴、人數、時間、赴宴著裝等方麵有著不同的要求。而且具體采用哪種形式的邀請也應根據你宴請的目的、邀請的對象以及活動經費等有所區別和選擇。

宴會作為公務、商務人士絕佳的交流平台,可以令與宴的陌生人由不熟悉變得熟悉,讓一直心懷戒備的人放下戒備,讓競爭對手變成合作夥伴,讓領導變成朋友甚至伯樂……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可能因一場宴會而改變,所以宴會前的準備絲毫馬虎不得,如果有一個細節做得不到位或者出現問題,就可能使這種請客吃飯的好事變成壞事,甚至造成客戶流失、被人小看、領導不滿、職位不保、生意泡湯等惡劣後果。

一天,廣州一家公司的經理準備宴請一位重要客戶,為了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經理特意在一家有名的酒店預訂包間並點了菜。為了體現出自己宴請的誠意,經理點的都是酒店的特色菜,凡是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無一不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來自異鄉的客戶感受到本地的特色,經理更是特意點了一份烤乳豬。

傍晚經理領著客戶來到飯店,飯店的富麗堂皇的裝修讓客戶很是滿意。接著,服務員上的菜也讓客戶讚不絕口,等到那份烤乳豬上桌時,客戶的臉色卻一下子變得極為難看。可是,經理絲毫沒有注意到客戶的反常,還一個勁地誇讚乳豬做得地道。最後客戶實在忍受不了了,借口有事提前離席。經理不明白明明不錯的氣氛怎麼突然急轉直下了,後來才知這位客戶原來是一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生意沒談成,經理後悔不已,直呼:“都是這頓飯鬧的啊!”

由上述案例中我們知道,飯局之中,要想安排令賓主滿意的飯菜,吃得既美味又舒適,並非易事,絕對不能想當然地隨便處理。也許你的好意安排,反而觸犯了別人的忌諱。因此,一定要在宴請之前對所請的客人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進行一番較為詳細的了解,這樣在宴請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還沒做局就已出局的事情發生。

除此之外,失敗的宴請準備會成為你交際中的敗筆,它會使人對你的誠意和能力產生懷疑。所以,無論你是為了求人辦事或其他原因宴請別人時,一定要做好宴請的準備工作,不可有絲毫的大意。

合理妥當安排好客人的座次

當客人抵達主人的請客地點時,作為主人,應該怎樣為客人安排座次呢?

如果請客人吃中餐,那麼桌具的演進使座位的排法發生了變化,但總體來說,座次是“尚左尊東”“麵朝大門為尊”。如果是家宴,則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如果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等以此類推,右手邊依次為3、5、7等直至彙合。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一路敬下。

如果是八仙桌,若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麵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右手邊為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