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菩提曆世(2 / 3)

李心啟取出一卦簽著花押的書信對行雲師太道:“弟子雖生於王爺府,既然身入三清,便是出家之人,於那世俗之事已不放在心上了。弟子雖入門不久,但師太的大名,是久聞了,我等晚輩每提起師太,都是敬重的很。弟子現奉家師之命來貴觀,轉達家師對師太的敬意,並告知師太,四年一度的觀經大會,將在今年八月初一舉行。界時望師太法駕光臨,”

行雲師太聽了這話,指著引李心啟入觀的中年道姑道:“老道年事已高,三年前便不理觀中事務,所有雜事,都是我這徒弟定嚴打理,定嚴現已代為掌觀。老道近來自感修為難進,下個月就要閉關靜修,界時,我命定嚴到貴觀聽慈修師兄啟教。”

這時,燒水的靜慧已燒好了水,衝了一杯茶放在了李心啟身旁的茶幾上。靜慧借機看了看這李心啟,心裏不免起了小小的波瀾。

李心啟道了聲謝,端起茶剛要喝,卻發現這剛用沸水衝的茶,已變成了一塊冰。

李心啟不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小道姑,年紀和自己相若,俊秀的五官,一雙眸子很清澈。心裏想;“這小小的年紀,能將一杯沸水轉瞬間變成冰塊,這樣的內力,真是不可小視了”。

李心啟右手端著茶杯暗運內功,一眨眼,杯裏的冰塊又變成了水,接著水裏翻起了氣泡變成了沸水,水上飄著茶葉。李心啟一揚手,將這滾開的沸水倒進了胃裏。

放下杯,水中泡的茶葉卻留在了茶底。

李心啟喝完了茶,站起身,對著行雲師太一拱手說道;“既然如此,弟子回去見到家師,定會說明原由,以後如有機會再聽師太教誨,祝師太早登仙界,弟子告辭”。

行雲師太聽李心啟要走便道:“師侄遠道而來,用過飯再走不遲。”

李心啟道:“弟子自入師門此次是初次入世,出門時,師父交待弟子倆件事,第一件麵見師太之事,第子已完成,尚有一事現下要即刻去完成。倆件事都辦得圓滿方不辱師命。”

山門外,李心啟踩著石階下了山。

山門內,行雲,定嚴,靜慧三人在談論李心啟。

靜慧說道:“這李師兄年紀不大,又是帝室貴胄,本以為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沒想到,一身的修為實是不錯的了。能將一杯冰塊轉瞬之間化成了沸水,更難的是,將水倒進了肚之後,茶葉卻是留在了杯中,這一手,我是做不到的了。”

定嚴道:“弟子對中原總壇之人,向來是沒有好印像的,他們倚著總壇掌教的勢力,從不拿我等同修放在眼裏,平時若是見了我們,那架子,簡直比三清祖師還要大。可今天這個李心啟,父親與當今萬歲是一奶同胞,這麼高貴的出身,在那中原總壇,又是掌教師兄的親傳弟子,見了我們卻沒有一點架子,真是難得了。”

行雲說道:“總壇慈修師兄,是皇上的師兄,如今又收了六王爺嫡長子做徒弟,真是吉星高照了。這李啟心,年紀雖輕,但行事已隱隱有宗師之範,你等今後也要多加修為,不致將來辱沒了師門。”

江南的一處繁華集市上,幾個衣衫襤褸滿臉汙漬的孩子或坐或臥分別在人流密集之處行乞。

如果你走到近前再看這幾個孩子,你的心會不由的痛起來。這是什麼樣的孩子呀,都是目光呆滯,身有重度殘疾,讓人不忍視之。很多平時一文不舍的人,路過這樣的孩子身邊也會扔下幾個錢。

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拉著一個孩子的手,心疼的問道:“孩子,你從哪來呀?”

孩子小聲的回答“家裏。”

“你家在哪呀?”

孩子回答“很遠很遠的地方。”

老婆婆又問:“你和誰出來的啊。”

孩子又小聲的回答“阿爹。”

“你阿爹在哪啊。”

孩子道“生病了躺在破廟裏,沒有錢請郎中。”

老婆婆流著淚拿出了身上僅有的幾個錢給了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