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1、書信傳(1 / 3)

卻這大財主史萬貫的太太關秋妮有一習好——每當村街上來了那挑擔串鄉叫賣的貨郎,準就喊上丫鬟翠翠陪著到村街上來觀瞧、賞玩兒、競購。

可別看這關秋妮是大戶人家的太太,卻對那貨郎挑來的諸如——女人妝扮用的小鏡、唇膏、粉黛以及絲巾、圍脖兒,還有那可供賞心把玩兒的——大的像玉如意,小的像玉兔、石猴、木鳥等等,都頗為親睞。哪怕鄉下婦女慣用的拿來縫補衣裳的針頭線腦兒,也常覺著好奇、珍愛,於是,就常見她趴伏在那貨郎櫃前,饒有興致地仔細觀瞧,左挑右選,應買盡買。

而且,每每知道有那貨郎來了村上,關秋妮總會帶著丫鬟翠翠,隔老遠,就會滿麵春風,看上去麵若桃花地笑逐顏開著,這樣大聲探問道:“掌櫃的,可有那新貨來嗎?”

也許由於彼此相識、混熟的緣故,那看上去已經年長了的貨郎掌櫃,也會笑盈盈地趕緊回關秋妮道:“有,有哇,史太太,有噯!”

接著,年長的貨郎還會跟話說:“是剛從南洋來的貨呢,保準史家太太您喜歡哩!”

說來,這年長的貨郎言稱是從南洋來的貨,也非道聽途說,故弄玄虛,無中生有。

其實,在當時,隻管在斻實嶺方圓這一片地方看似閉關自守,但卻也並不妨礙在另外的一些旱路、水路等通達的地方,跟其它經濟發達國家的通商交流。

因此,在當時,的確就有很多看上去挺稀奇的洋玩意兒從國外流入此地。

那來源渠道通常是,先通過各色國際商人運抵國內,然後,再由本國商人把那些泊來貨品相繼轉運至各地的經銷商家,最後,就有經銷商把貨品批發給類似眼前的年長貨郎這樣的貨郎商販,或擺攤設點,或走村串戶地出賣、兜售。

要說,也是巧合中的巧合。眼前這走村串鄉兜售小商品的年長貨郎,竟就是那丫鬟翠翠在鄰村廟會上結識了的意中人——騖景的遠房表舅,也就是目下已被八路軍的黃綠山營長跟吳金柱教導員“請”進營部的那曾裝神弄鬼的長者莫道。

其實,丫鬟翠翠得知年長貨郎竟是自己意中人騖景的遠房表舅,也是緣於那次她陪著史萬貫的太太關秋妮去鄰村的廟會。

當時,就當年輕帥小夥騖景相繼在廟會那擁擠的人群裏扶住丫鬟翠翠並救起關秋妮之後,就當擁擠的人群漸漸稀落,丫鬟翠翠跟關秋妮正朝著眼前的年輕帥小夥騖景連聲道謝呢,卻突然從遠處走來了一位看上去已經年長了的挑擔子的貨郎。

當年長的貨郎一走近,卻猛聽得那年輕帥小夥騖景朝著那人就開口大叫了一聲“表舅”。

也是從那時起,當時在場的丫鬟翠翠跟史萬貫的夫人關秋妮,就都知道了那本常見去她們村兜售貨物的那位年長的貨郎,原來竟是跟前這幫助過她們的帥小夥騖景的遠房表舅。

此後的日子,因為彼此中下好感,丫鬟翠翠跟帥小夥騖景也曾有過幾次接觸。

但後來,卻由於大財主史萬貫得知自己早就心懷不軌、好生惦記著的丫鬟翠翠,竟有了那意中人——帥小夥騖景。

於是,史萬貫就耿耿於懷,大為不快,開始明裏暗裏地橫加幹涉起丫鬟翠翠私情。

說來,丫鬟翠翠在那天初識帥小夥騖景時,由於騖景得知翠翠在斻實嶺村大財主史萬貫家做丫鬟,又因彼此都是同鄉鄰村,騖景家住的村子距離那斻實嶺村並不遠,故而,此後騖景就曾幾次來大財主史萬貫家的大宅院外約見過丫鬟翠翠。

顯然,這遠近聞名的大財主史萬貫家的大宅院可非同一般的平民宅院,也非尋常人所能進得去的。所以,對騖景這樣一名平民家的後生,不管他長相何其地出眾、帥氣,也是無顏直麵輕易入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