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回
秦英所不知道的是,“奠玉帛”還有最後一步。諸太祝從祝史們的手裏,接過豆之毛血祭祀,這項儀式才能真正算完。
隨後便是李世民深感無力的“進熟”儀式了,包括念誦禱詞、進獻食物、燎柴三節,其中以念誦禱詞最讓他鬱結。
因為過去幾年的冬至禱詞太悶長煩冗,一旦他精神不專注,便會舌頭打結不知所雲。
今年秦英已經修繕過了禱詞,李世民七天前齋戒時拿到了她的手書,雖然很是嫌棄上麵的扭曲字跡,然而對秦英寫的內容比較滿意。
耳邊徐徐響起的《雍和之樂》,是提醒李世民在念誦禱詞祝文前,站到罍洗處。樂聲節拍間歇,他淨手完畢以蛻巾擦手,再受爵洗爵拭爵。
登上圜丘祭壇南麵台階,樂聲適時轉換為有些低沉的《壽和之樂》,斟酌獻酒,飲去福澤,他來到天帝的牌位神座之前,緩緩跪下奠爵。
太祝們各以爵酌上樽福酒,合置一爵,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持酒向西走,陛下再拜受爵,祭酒啐酒,俯伏祭奠後起身興。
事畢李世民稍稍一退,太祝持版來到牌位右前,麵東而跪朗聲誦道:“維辛卯年歲次月朔日,子嗣天子臣張修文,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大明南至,長晷初升,萬物權輿,六氣資始,式尊彝典,甚修禮物,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湮燎,祈薦潔誠,曆代祖先配神做主。
“(上辛雲:唯神化育群生,財成庶品,雲雨作施,普博無私,愛曆啟蟄,式尊農事。萼祀雲:愛茲孟夏,龍見紀晨,方資長育,式尊常禮,敬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恭敬燔祀,表其寅肅。)”
這之後便是李世民麵對五輩祖先的牌位念誦禱詞:
“維辛卯年歲次月朔日,子孝神堯皇帝臣李世民,敢昭告於曆代先祖:履長伊始,肅事郊堙,用致燔祀於昊天上帝。伏維慶流《長發》,德冠《思文》。對越昭升,永言配命。謹以製巾犧齊,粢盛庶品,式陳明薦,侑神作主。尚饗。”
之後司徒為陛下敬獻做好的牲肉。《舒和之樂》起,祭壇上的文舞退武舞入。
謁者引太尉亞獻,酌澧齊。光祿卿終獻之事亦如亞獻。
太尉亞獻時,七名謁者領祭祀五帝、日月的官員跪拜施禮。
獻祭以後武舞樂聲同步而止。
秦英坐的遠,不過圜丘的方圓不大,南麵的人聲還是能聽地清楚,禱詞猶如流水,一句句地刻在了她的心間,欣喜有之,感動有之,更多的則是震撼。
當初她草擬這些,是沐浴焚香才提筆寫就的。如今看陛下以及諸禮官都在按部就班地念誦,她幾乎要熱淚盈眶。
《元和之樂》緩慢起音,太常卿奏稱:“再拜,請就望燎位。”這便是燎柴的開端。
陛下在太常卿的引領下來到望燎之位,太常卿高聲道:“奉禮可燎。”東西麵各站著六人,手持短炬以之燎火。等到半柴時,太常卿走上前道:“禮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