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杏園探花使(1 / 3)

第三百九十五回

高宜態度端正地向著在座諸位官員施了一禮,道了一聲見過大人,拂開衣袍下擺,坐在了大堂中央設的席位。他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圓領長袍,襯得他風度翩翩。

秦英一瞬不瞬地緊緊盯著他,始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始終不敢相信經過自己的那般提點,他還是被錄入了筆試的名單。

事實證明她手伸的還是不夠長,管不得明經科閱卷官員如何篩選人才。

明經科麵試是由禮部尚書來主持的,他將有關高宜的州府資料拿出來念誦一遍,便把麵試權完全交給了在座者。

因秦英是第一次做明經科的麵試官,也不知自己應該問什麼不該問什麼,便一言不發地旁觀起了崇文館的主力,令狐學士開口問話。他涉及的範圍很是廣博,從河南道的特產風物,到孔孟之學的源流分支,簡直是無所不包。

歐陽大人這兩年在翰林院呆著,基本上已經把書禮經綸忘得差不多了,此番坐著隻是給禮部充個場子。

吳大人和秦英一樣,在禮部任職的時間比較短,也沒有資格隨意發問,等令狐大人準備休息了,才見縫插針地說兩句,調劑氣氛用的口水話。

秦英納罕的是高宜回答相當謹慎,似乎早就打好了腹稿,臨上來還將腹稿默寫在了手上,雖然他語態流利而且目不斜視。

他強得讓秦英產生了畏懼之感。

一年前秦英出使高句麗,在鴨綠江畔就見過了蓋蘇文的阿耶淵太祚【注】,那是個渾身充滿了威壓的將領,崔皓幫秦英打聽到了,高句麗的半數軍權在他的手裏。秦英和他沒有過多的接觸,不過是宮宴上在對飲過一次酒。

猶記那人仰起麵來,咕咚咽下北地辣酒的豪爽姿態。坦率真誠毫不做作,若不是身份地位相隔甚遠,秦英很想引以為深交。

如今有幸在長安見了他的兒子,秦英心裏時常感慨,有其父必有其子。

雖然蓋蘇文給秦英的印象是溫文爾雅、猶如美玉,可是他隱藏在其中的鋒芒,從來不可小覷。

秦英想不通他有一個軍權大佬的父親,為何放著絕好資源不利用,要轉到李唐來趟一下科舉的渾水。畢竟呆在高句麗的朝中慢慢熬資曆和官職,比在李唐要方便。他又不是一般的官二代,仕途應當無比順風順水。

就在秦英胡思亂想時,高宜短小精悍的麵試已經完了。

她轉頭看向吳大人眨了眨眼,像是在詢問高宜是否通過麵試。然而吳大人不曉得秦英不願讓高宜嶄露頭角,一邊笑一邊朝她豎起大拇指。秦英見狀很想晃晃他的袖子,叫他收回那半點不加掩蓋的欣賞之意。

高宜離席前,特意往秦英的方向看了一下,似乎很好奇她為何在這個重要場合不作不為。

記得在筆試的前一天晚上,她默認了自己要參加科舉的事,但已經坦明不會讓一個異邦人,登上李唐的金榜。

既然他憑著驚人的“運氣”,跨越了筆試的障礙,還有寥寥幾步便能實現所想,那麼擔任麵試官的她,不可能在麵試的緊要關頭讓他溜掉。

秦英回過神來,剛好和他四目相對,那一瞬她堅定了自己心念,也想出來了古怪問題刁難於他。

“且慢。我有個問題請教高舉人。”她的話語剛一落下,在座諸人的表情便精彩了起來。大家都知道高宜在考春闈之前一直暫住西華觀,和觀主秦英關係不淺。

將話說得更加清楚些,即是他由秦英罩著。

不明就理的外人,比如崇文館的令狐大人還有歐陽大人,以為秦英保舉了高宜入麵試,還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準備親手將他提攜到金榜。

“李唐輿圖之東有半島,其上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並立。若高句麗有揮師征伐李唐屬國新羅的企圖,你又身為李唐的某部侍郎,會建議陛下如何做?”

禮部尚書摸著胡子沉吟不語,心道她考較的問題不倫不類,寫到進士科的卷子考時事見解還差不多,如今拋給高宜這個明經科第一的人,委實藏著故意叫他出醜的禍心。這個秦英……當真唯恐天下不亂啊。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